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幼教 > 健康寶貝 > 預防急救 > 正文

怎樣防治嬰幼兒腹瀉

來源:39健康 2007-12-05 18:02:18

說兩句

        腹瀉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多發(fā)病,是導致嬰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夏秋季節(jié)發(fā)病數量高,得病年齡多在1歲半以下。目前嬰幼兒腹瀉從病因上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瀉兩大類,前者可由細菌、病毒、霉菌、寄生蟲感染引起,后者主要是由飲食因素和氣候因素導致。在感染因素引起的腹瀉中,以細菌的病毒感染最為多見。下面談談由不同原因導致腹瀉的特點和防治方法。

  一、 細菌性腹瀉:細菌性腹瀉以夏季發(fā)病數量高。在人工喂養(yǎng)時,喂養(yǎng)時所用的器皿和食物很容易被污染,如果消毒不好,就有感染的可能。幼兒進食不潔食物及飲料可以導致發(fā)病。此外,長期應用大量抗生素導致菌群失調也可以引起細菌性腹瀉。由于引起腹瀉的細菌不同,所以臨床表現也不相同。

  1、 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多在夏季發(fā)病,起病比較緩慢,開始輕,逐漸加重。出現嘔吐、低熱及脫水癥狀,大便有腥臭味,可有較多粘粹,亦可有便血情況。

  2、 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腹瀉多由于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導致的菌群失調所致。主要特點為不同程度的發(fā)燒、腹瀉和嘔吐,大便開始呈黃綠色,3-4天后變成有腥臭味的暗綠色水樣便。次數極多,每天可達10-20次,小兒脫水情況嚴重。

  3、 霉菌引起的腹瀉多并發(fā)于其他感染或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的病兒。大便每天3-4次,為黃色稀水便,有的像豆腐渣狀,有的呈綠色,泡沫多,帶有粘液。

  預防細菌性腹瀉主要是注意嚴格消毒喂養(yǎng)嬰兒用的奶瓶、奶鍋等物。一般奶瓶和奶嘴用水煮30分鐘即可殺死所有的細菌。牛奶要煮沸飲用。禁止給幼兒吃在冰箱內放置時間較長的食品及飲料和不干凈的食物。避免長期大量使用廣譜抗生素。

  關于細菌性腹瀉的治療,首先要避免濫用抗生素,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擇有針對性的藥物。不要將兩種或三種抗生素一起使用,更不要頻繁地更換用藥。大腸桿菌感染可選用復方新諾明、痢特靈、氨基芐青霉素等;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可以選用青霉素或紅霉素;霉菌感染應選用制霉菌素或克霉唑。

  二、 病毒性腹瀉:病毒性腹瀉多發(fā)生于秋季,又稱為“秋季腹瀉”,可經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起病較急,開始多在咳嗽、流涕、流淚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小兒發(fā)燒,體溫可達39-40℃。發(fā)病的當日可排出水樣便或蛋花湯樣便,常有粘液,無腥臭味。小兒脫水比較嚴重。這種腹瀉為病毒感染,使用抗菌藥物是無效的,應給以對癥治療或服用中藥。

  三、 飲食不當導致的腹瀉無季節(jié)性,由于嬰兒的消化系統功能不健全,消化能力低,喂養(yǎng)不當很容易發(fā)生腹瀉。如食物中缺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多,食物易在腸道內發(fā)酵而造成腹瀉。進食過多、過少、不定時的喂養(yǎng),過早進食大量淀粉類和脂肪類的食品,以及突然更換食物種類,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亂。飲食因素導致的腹瀉不要使用抗生素,只要適當地調整食物的比例和量,停止吃那些不適宜的食品,多飲水,防止發(fā)生脫水,大部分病兒即可自愈。

  四、 氣候因素導致的腹瀉。氣候突然變化,腹部受涼使腸蠕動增強;天氣過熱使消化液分泌減少,而由于口渴又易吃奶過多,增加消化道負擔,這些均易誘發(fā)腹瀉。這種腹瀉有明顯的氣候因素,所以在冬季要注意小兒的保暖和衣服增減,尤其到戶外活動要更加注意。夏季小兒的水分蒸發(fā)較多,要及時補充足夠的水,不要以奶水,同時要有必要的降溫措施。如果出現這種腹瀉,只要在飲食和飲水上稍加調理即可痊愈。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