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幼升小 > 幼升小指導 > 正文

專家支招:小一新生最好從零開始

來源:新聞晨報 作者:楊虹、李曉蓉 2009-03-04 15:01:46

說兩句

  不少小學低年級學生家長發(fā)現(xiàn)在孩子學業(yè)起步階段始終要“陪讀”;老師則感到由于學生學前教育層次的不同,需要多花工夫備課;而學生卻感到自己是在學校和家庭的雙重包圍下進行學習。那么小學低年級學習究竟有何高效“減負”的辦法?對此,晨報記者特地采訪了語文特級教師、小學語文教材主編、上海閘北區(qū)童園實驗小學校長徐根榮。

  [關于識字]從無到有,無須急躁

  究竟該不該在入學之前就學會一定數(shù)量的漢字?或者說,在識字教育提前化的今日,家長、學前教育機構應該把哪些潛在的問題考慮在內(nèi)呢?身為小學語文教材主編的徐根榮對此頗有體會。

  教材編寫:把學生當作一張白紙

  “我們在編寫教材的時候也知道有部分學生其實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識字量,可是我們的起點還是從零開始。”徐老師如是說。

  小學生在進入小學的那一刻,每個人都站在不同的起跑線上。有些學生可能掌握了會寫自己名字的能力,有一些在幼兒園就學會了800個字。但是,無論水平多么參差不齊,教材始終是把學生當作一張白紙,規(guī)規(guī)矩矩、一步一步地教會學生如何用拼音念漢字、如何正確書寫漢字等基本功。假使一個學生在入學之前就學過這些,那么對于他們而言,就是重復學習奪取了童年嬉戲的時間。同時,當小學老師在教授一些看似他們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時,也會導致這類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分散注意力等惡果。顯然,小學老師的講課方式、內(nèi)容與之前學生學習相似內(nèi)容時一定有所不同。細微之處的思維方式、聯(lián)想記憶等等都可能被學生忽略掉,進而影響了學生在以后學習中對老師教學方法的不適應。因為,他會一直停留在過去自鳴得意的提前“學會”,未曾注意到按部就班的“學好”。

  由于學前教育是為小學教育作準備,而非替代小學低年級學習,所以在細節(jié)上會在學生身上產(chǎn)生影響。例如,幼兒園的桌椅是以學生娛樂、玩玩具為目的制作的,不是為了寫字。所以,在教授如何正確的寫字姿勢時,首先在硬件上就達不到要求。又如,幼兒園的課時安排很難系統(tǒng)化地將漢字筆畫名稱、筆畫書寫順序完整告知學生,這都成為了造成將來學生停滯不前的潛伏因子。當其他學生從無到有地學習新知識時,這樣的學生還需要多花時間去改正不留心沾上的壞習慣。

  專家建議:多渠道學習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其實,在急躁提升學生識字量同時,不知學生家長和學前教育機構有沒有注意到一個悖論?識字的數(shù)量是一項填鴨式內(nèi)容的衡量標準。當關注被投向這一方面,也即暗含著對全面教育的忽視。學前教育作為學生受教育過程中、唯一不排名次、不考試的階段,也硬生生地被捆綁到整個體系中。學生提前感受到的不是能適應學習的方式、環(huán)境,而是形成了“學習等于壓力和死板”的“壞印象”,將來對漫長求學路的態(tài)度可想而知。

  學前教育的目的在于啟蒙。啟蒙不是灌輸知識量、輸入信息,而是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比如,通過事例讓學生提出問題,然后老師、家長告知:如果想清楚地了解明白其中的道理,必定是通過多渠道的學習。不單是課堂里老師教授的基本常識,還有自己課外多多的觀察、留心。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會因內(nèi)心渴求發(fā)出“我要去學那些知識”,而不是老師教然后是“我學會了知識”。在外在動力與內(nèi)心追求的力量對比上,自身渴求才是源源不斷的。

  [關于家教]家校相輔,扶后再放

  每一個學生一周有5天在學校里和老師、同學相處,對于剛進入小學這樣一個陌生環(huán)境的學生而言,如何塑造起一個令人感到親切溫暖的環(huán)境是諸多老師努力所在。徐根榮給了以下幾點建議:

  建議教師:以朋友身份與學生做課堂外交流

  師生之間平等的交流有助于破除學生對老師權威性的畏懼。當師生關系達到朋友的境地,學生會對老師產(chǎn)生信任感,這樣在一個陌生環(huán)境中,學生才會有安全感,才可能積極嘗試各種活動。

  其次,對于才入學的學生要求可以慢慢提高,不要給學生太大的壓力負擔。學習本來就是一個有規(guī)律的過程,在不同的階段時期,每個人的接受能力都不一樣。所以,老師可以先提出一些比較低、簡單易達的要求,然后培養(yǎng)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例如,教材建議對新的漢字描2遍寫3遍,如果學生被布置抄10遍甚至更多,其實質(zhì)不過是機械的復制,反而容易引起學生對學習形成“不過是復制、不需要任何創(chuàng)新”的誤解。老師還可以通過諸如五角星、優(yōu)、課堂表揚的方式讓學生增強對自己的肯定。

  建議家長:潛移默化培養(yǎng)孩子良好學習習慣

  家長的言傳身教必定在學生身上留下潛移默化的印記,家長可以在日積月累中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在家中無論是做作業(yè)還是做一個玩具模型之類的娛樂,家長都可以借機幫助孩子學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有些孩子喜歡做一會事情,就隨便逛逛、吃吃零食,非常的懶散,很少靜下心來做一件事情。家長可以慢慢地增長他們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如說,先是規(guī)定一刻鐘就坐在寫字臺前畫一幅畫,然后可以休息5分鐘。而后,漸漸將時間延長,家長要做好監(jiān)督工作。學校布置的作業(yè)在初級階段,家長也應該關心孩子是否完成。這樣,當做完作業(yè)這些基本的任務成為孩子每天的習慣,在將來家長也可以省心很多。

  此外,家長也要注意不要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交流能力,過早地將孩子帶到各種飯局、聚會,尤其是周一到周五期間,這不僅造成學生缺少必要的課后復習時間、也對正常的休息產(chǎn)生不良影響。

  在學習的起步階段,家長起到的是攙扶作用,當孩子掌握了學習方法、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后,家長就可以放手讓孩子獨立地走、跑,這也是家長應盡的責任。當然,家庭和學校隨時溝通,才能塑造出一個完整的人。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