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 2009-06-09 10:09:23
糖媽媽在懷孕期間,一般選擇胰島素作為治療的主要方法,關鍵的問題還是要吃“好”,即科學地控制飲食。由于懷孕時母親不僅自己需要營養(yǎng),還要為寶寶的生長發(fā)育提供營養(yǎng),所以飲食管理的要求與其他類型糖尿病有所不同。因此,如何均衡飲食以保證有效控制血糖,而母子又能順利通過妊娠,是糖媽媽飲食管理的關鍵。
食物中主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脂肪、礦物質(zhì)、維生素等,糖媽媽應掌握好它們的量。
1、適當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包括攝入總量、攝入時間、每次攝入量以及組成。碳水化合物攝入總量不宜過高或過低,應占總熱能的60%。在碳水化合物總攝入量既定的情況下,增加餐次、減少每餐進食量;嚴格限制單糖及雙糖的使用量,最好選用多糖如米、玉米面等,同時加入一些土
豆、芋頭、山藥等根莖類蔬菜混合食用。由于不同食物來源的碳水化合物在消化、吸收、食物相互作用方面的差異以及由此引起的血糖和胰島素反應的區(qū)別,混合膳食,使糖的消化吸收緩慢,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2、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
膳食纖維具有良好的降低血糖作用,研究證明,經(jīng)常食用高膳食纖維,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少吃食物纖維者。蔬菜、水果、海藻和豆類富含膳食纖維,尤其果膠在各種水果中占食物纖維的40%,其具有很強的吸水性,在腸道形成凝膠過濾系統(tǒng),可減緩某些營養(yǎng)素排出,延長食物在胃腸道排空時間,減輕饑餓感。同時,果膠又能減少腸道激素“胃抑多肽”分泌,延緩葡萄糖的吸收,使飯后血糖及血清胰島素水平下降。因此,糖媽媽應多吃蔬菜、水果。草莓、菠蘿和獼猴桃等因可溶性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含量高,可優(yōu)先選用。但香蕉、甘蔗、龍眼和葡萄等因含糖量較高,故不宜多吃。綠葉蔬菜可提供大量維生素、礦物質(zhì)和粗纖維,不但能調(diào)劑糖媽媽的口味,其含糖量也低,在食用時可以不限量。
3、蛋白質(zhì)不僅是維持胎盤正常發(fā)育的重要營養(yǎng)物質(zhì),而且對胎兒的正常發(fā)育十分重要
食物中蛋白質(zhì)的最好來源是牛奶、乳制品、禽蛋、魚和豆制品。蛋白質(zhì)可按每公斤體重1。5~2克計算,瘦肉、魚、豆類及豆制品等含豐富蛋白質(zhì),可在每日飲食中適當搭配。
4、礦物質(zhì)
鐵:鐵是主要的造血物質(zhì)。懷孕期間糖媽媽需要補充更多鐵,胎兒也需要在肝臟內(nèi)儲存更多的鐵,以便在出生后離開母體時,在不能及時得到足夠鐵的補充時,能自身造血。因而,糖媽媽應多吃一些含鐵高的食物,如動物的肝臟。
鈣:鈣是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素,不僅對胎兒骨骼的發(fā)育非常重要,
隨著孕晚期對鈣的吸收增加,如果鈣補充不足,會使糖媽媽出現(xiàn)肌肉痙攣,骨骼及肌肉疼痛,嚴重時還會引起牙齒脫鈣,骨質(zhì)軟化。因此,糖媽媽每日應保證1200~1500毫克鈣的補充。
應以食物為基礎,盡量從膳食中獲取鈣,牛奶及其奶制品是鈣的主要來源。其他富含鈣的食品有豆類及豆制品、綠色蔬菜、魚類、蝦皮、海帶、紫菜、芝麻醬等。最簡便易行的辦法可用敲開的骨頭加醋,使骨頭中的鈣質(zhì)溶于湯中,去油喝湯,效果極佳。
缺鈣的糖媽媽(如對牛奶過敏等),可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一定劑量的鈣制劑。但注意不要過量。
5、維生素
維生素D:懷孕時需要量增加,可每天曬曬太陽或飲用加入維生素D的牛奶。
葉酸:懷孕時需要量比平時增加2倍,因此應多吃一些含葉酸較多而對血糖影響較小的食物如綠葉青菜(菠菜和甘藍菜等)、豆類、動物肝臟、橙和全麥面粉等。
維生素B、C族:需要量僅輕微增加,且在許多食物中有相當大的含量,因而一般不會缺乏,可不必特別補充。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