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6-15 10:39:18
一般的寶寶在1歲左右已經能夠單獨行走了,這時的父母看著可愛的寶寶張著雙手遙遙擺擺地走過來,心里那份喜悅與成就感別提了。與此同時,父母們便自然而然地認為,寶寶長大了,運動量也變大了,應該吃得更多一些?稍絹碓蕉嗟募议L發(fā)現并不是這樣,寶寶的飯量并非沒有增加,反而有減少的趨勢,有的寶寶甚至沒有食欲,表現出拒食、厭食。這可怎么辦?
應該明白,寶寶對食物的需求要根據自身情況的不斷變化而變化,其食欲并不一定是和年齡的增長成正比。寶寶出生第一年,因為身體的生長發(fā)育速度較快,對營養(yǎng)的需求很大,因此吃東西是他們盼望的事,食欲自然很好。等到寶寶一周歲,身體各方面機能的發(fā)育漸漸遲緩下來,對營養(yǎng)物質的需要量也降低了不少,因此寶寶飯量的增加也會相應的減少。如果此時父母一廂情愿地為寶寶增加食物供給,是不切合寶寶的實際需要的。這種主觀上的單方面期望值過高,會讓父母在給寶寶喂飯時產生挫敗感,覺得“給孩子喂飯真難”。
所以說,父母在為寶寶制定喂養(yǎng)計劃時,一定要分析寶寶的具體情況,根據他的實際需要設定飯量。一般來講,寶寶自己是知道饑飽的,對每餐的進食量也能夠做出自行調節(jié)。因此,當寶寶不肯吃飯的時候,不要一味地勉強,更不能逼迫,否則會適得其反。
另外,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剛剛學會走路,對走路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對于玩的興致也很高,于是經常在吃飯時不能集中注意力,食欲不佳。這時,如果家長總是追在寶寶后面喂飯,寶寶會逐漸把躲避你的追和攆當成一種娛樂,就更沒有心思吃飯了。
因此家長應該在培養(yǎng)寶寶良好的進食習慣方面下功夫。首先讓寶寶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吃飯,甚至所坐的桌椅、所用的碗碟勺子也要固定。吃飯時不要讓寶寶一邊吃一邊玩,更不能養(yǎng)成寶寶前邊跑,大人后邊追著喂的壞毛病。另外在吃飯時,還必須將那些可能會轉移寶寶注意力的東西或玩具移開,使他專心致志地吃飯。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