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 2009-06-17 19:15:45
語言表情技巧是指恰當?shù)剡\用聲音的高低、強弱、大小、快慢和停頓等語氣和聲調的變化,使之更生動,更有感染力。兒童由于理解力差,就會難掌握語氣、語調的變化。
老師應該多給兒童以語言交際的機會,如談話、歌謠、朗讀、講故事、演講、戲劇表演等,使其在反復的練習中得到提高。在平時與孩子的交流中,我們要加強對他們語言修辭、思維及反應等能力的鍛煉,在兒童已有的詞匯和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擴大和豐富兒童的語言。每次活動后要有一個概括性總結,把正確的最佳表達方式潛移默化地印入孩子的腦海中。
口吃:
口吃是一種常見的言語節(jié)律障礙,表現(xiàn)為說話時聲音不自主的重復、延長或語流中斷、阻滯而不流利?诔允莾和容^常見的語言障礙,多發(fā)生在2~5歲階段。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主要分為三大類:
發(fā)育性口吃:兒童在2~3歲學習說話時,由于言語功能發(fā)育不成熟,掌握詞匯有限,說話太過緊張,想得比說得快,就不能迅速選擇詞匯,造成口吃,這是言語發(fā)育的正,F(xiàn)象。這時,家長和老師不要指責、訓斥或糾正他,以免加重兒童的心理緊張。應該耐心傾聽兒童講話,并帶著他慢慢地說。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發(fā)育性口吃會逐漸消失。
模仿性口吃:有的兒童模仿說話口吃的小朋友,不自覺地成了習慣,形成口吃。這時,家長和老師應采取“忽略”的方法,口吃的情形會漸漸好轉。
社會性口吃:主要是精神刺激(如家庭不和、父母離異、受到了強烈的驚嚇或學習等負擔過重)引起恐懼、焦慮、憤怒等緊張情緒的結果。這時,家長和老師要多給其溫暖和關懷,不要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和期望,盡量減少和消除引起精神緊張的因素;消除其自卑的情緒,鼓勵他樹立信心,多接觸他人,創(chuàng)造與人言語交流的機會;進行語言訓練,逐字逐句模仿,由易到難,逐漸掌握講話流利的規(guī)律;避免嘲笑或模仿,避免懲罰或歧視,不要強行糾正,否則會使兒童心理更為緊張,使口吃更為嚴重。
語言的發(fā)展對兒童的智能和人格的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培養(yǎng)兒童學說話,是一項非常艱巨細致的工作,需要父母及老師要具有極大的耐心和愛心。為兒童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語言環(huán)境,多與他進行語言交流,做他的忠實聽眾。反之,如果大人過于緊張或嚴厲,只會讓孩子情況更為嚴重,甚至不愿意開口說話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