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6-21 18:13:42
【總操作程序】
主要分為五個步驟:大動作能力訓練、精細動作能力訓練、言語發(fā)展訓練、社會適應行為訓練、感知覺訓練。
1、大動作訓練
同新生兒撫觸及被動操。
2、精細動作訓練
主要是手的靈活性的訓練,可讓新生兒多握成人的手指或自制小棉條、小玩具等,不定時放于新生兒手中抓握。(從新生兒手中取出抓物時,可輕觸其手背,新生兒會自動放手)
3、言語訓練
新生兒具備了笑和發(fā)音的能力,可在新生兒安靜覺醒時,與其面對面,距離約20厘米左右,用輕柔、舒緩、清晰、高音調(diào)的聲音對新生兒說話,具體內(nèi)容可以是兒歌、詩詞或安撫性的交流等。持續(xù)一會兒,可見新生兒肢體活動增加,出現(xiàn)微笑等愉快反應。
4、社會適應行為訓練
新生兒對臉譜性的圖形及人臉有與生俱來的敏感和喜愛,可多給看臉譜型掛飾或與其面對面(距離約20厘米左右)交流,使其形成對自身以外的人的認識。
5、感知覺訓練
視覺:在嬰兒床正上方20厘米處掛一些鮮艷的、色彩分明大一些的圖片或玩具,以促進視覺能力發(fā)展。
聽覺:可在新生兒安靜覺醒、活動覺醒或睡眠時播放一些輕柔、舒緩的音樂(以古典音樂為佳),也可以播放兒歌、詩詞朗誦等。
觸覺:同新生兒撫觸及精細動作訓練。
【達標標準】
做新生兒期末生長發(fā)育測評時,達到或超過正常水平。
【注意事項】
以上操作程序并不固定,即每次訓練不必按1--5項逐一做完,應視新生兒情緒及生活規(guī)律,靈活操作。
以上操作程序為統(tǒng)一整體,可多項同時進行,如做撫觸時,可同新生兒說話,播放音樂等。
新生兒室內(nèi)不必過于安靜,維持正常環(huán)境即可,但應避免噪音。
不要給新生兒過度的視聽刺激,如播放音樂時問以每次20——40分鐘,每天3——4次即可,不要不停地同新生兒說話,應留給新生兒獨處的時間。
【工具與材料】
播放機、玩具、卡片等。
【相關知識】
適當?shù)难舆t滿足,即讓新生兒在清醒時先獨處一會兒、再同其交流,新生兒會更積極的回應,獲得更大的愉快感。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