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luò) 2009-06-23 11:41:50
上街非要說成“上街街”,讓孩子喝水說成“咕咚咕咚”......昨日,在重醫(yī)附一院舉行的“美贊臣——產(chǎn)婦及寶寶健康快樂”公益講座上,家長們愛用的“兒童語言”遭到武漢大學兒童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楊健的批判。楊健認為,用不規(guī)范的語言和孩子交流,不適宜孩子的智力開發(fā)。
楊健說,很多人認為,兩三歲的孩子聽不懂大人使用的詞匯,這其實是個誤區(qū)。堅持對孩子說幾遍“我們來欣賞音樂”,而不是“我們來聽音樂”,孩子自然就會懂得“欣賞”這個詞的意思,并正確使用它。楊健說,千萬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能力,“他甚至能自己揣摩出勻速圓周運動是什么意思。”
“要學會對孩子的要求裝傻。”楊健說,現(xiàn)在,不少年輕人帶孩子時,總是呵護備至,唯恐沒有照顧周全。孩子有需求時,往往還沒開口,父母就已把事情做好了。時間一長,孩子喪失了主動表達的能力。這時,應采取“逼”的方法,故意對孩子的哭鬧裝作不懂,用層層深入的提問,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需要,以此鍛煉孩子形成良好的表達能力。
“游戲就是學習,一定要讓孩子放開了玩。”針對很多父母覺得“學特長才是學”的觀點,楊健教授稱,“老鷹抓小雞”可以訓練孩子的身體平衡能力,“過家家”游戲是對各種社會角色的初次體驗。家長要做的,只是參與和指導,讓玩耍變成一種高效率的學習。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