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6-23 22:13:35
我們經(jīng)常可以看到或聽到一些這樣的報道:用計算機又實現(xiàn)了對什么什么過程的控制;用計算機駕駛飛機、跟蹤導彈、監(jiān)測衛(wèi)星;用計算機給學生上課、給病人看病、與棋手下棋;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制造;用計算機輔助決策等等。計算機家族里的機器人還可以代替人類去干那些危險的、不適合人類干的活,到那些危險的、人類不能去的地方去探險。如此看來,計算機既聰明又勇敢,什么都行,什么都會,具有超人的智慧和力量。況且,在計算機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幾乎天天有新東西出現(xiàn),天天有更先進的計算機軟、硬件新產(chǎn)品問世。照此發(fā)展下去,有一天,計算機的智力不是要超過人的智力了嗎?
為了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讓我們先來看看計算機的智力是從哪里來的。
實際上,一臺只有硬設備的計算機,在給它配備上程序以前,只不過是一個聰明的傻瓜:反應靈敏,卻不會動“腦筋”,什么也不會干。當人們想要用它干什么事時,必須把要它干的每一個極微小的步驟用編程序的方法告訴計算機,用編好的程序教給它干什么,應該怎么干。如果編程序的人稍微疏忽,忘記把某一個微小的細節(jié)編在程序里告訴它,它就會犯錯誤。因為計算機決沒有能力主動發(fā)揮,去做人們沒有教它做的事。比如說一個會走路的機器人。
給它編制一個向前走20米的程序,它便嚴守向前走20米的命令。如果它站在一條不足20米的走廊上,即使撞了墻,它也會拼命向前走,決不會“想”到提前拐彎或停下來。只是在人們給它裝上感知撞墻的傳感器,并編好程序告訴它:在接到傳感器撞到墻上的報告后立即拐彎。這時,它才具有撞墻以后拐彎的能力。這是計算機“笨”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計算機具有極高的反應速度,同時又有足夠大的內(nèi)存容量,還有更大的外存作為補充,它可以記憶大量信息,又可以在需要時快速反應。當人們給它裝備上各種專家系統(tǒng)程序包時,它便成了這些方面的專家。
每一種專家系統(tǒng)都是許多人智慧的結晶,系統(tǒng)里包括許多歷史的經(jīng)驗和數(shù)據(jù)。
當系統(tǒng)運行時,計算機憑借它的快速,迅速作出判斷。它的記憶能力是人所不及的。記憶力再好的人也有記錯和遺忘的時候,而計算機絕對準確無誤。當這個專家系統(tǒng)是對抗系統(tǒng)時(比如下棋、打橋牌等),由于系統(tǒng)集多人的智慧而成,所以一個人往往不是它的對手。從這一點上說,計算機比人要“聰明”。況且它還可以裝備不止一種專家系統(tǒng);而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樣樣都精通。因此,計算機又顯得比人有“學問”。但這里所說的人,都是指某一特定的個人。歸根到底,計算機的一切程序都是人編制的,因此它的一切聰明和學問都是人賦予的,是人類總結了自身的經(jīng)驗讓計算機記住,并把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思想方法教給計算機,讓它也這樣地來思考。
所以,計算機的“智力”永遠不會超過人類的智力。人類所具有的思維方式,它也不會有。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