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luò) 2009-06-25 21:23:02
徐悲鴻,原名徐壽康。1912年,他17歲時,由于對父母包辦的婚姻不滿,在要結(jié)婚時逃跑了。后來,父親強行把他抓回來完婚,他對父親的做法十分不滿。婚后,妻子生了一子,在給孩子取名時,又和父親發(fā)生了沖突。父親堅持為孫子取名叫“吉生”,他卻堅決反對,說:“我是遭劫才結(jié)婚生的孩子,應(yīng)該起名叫‘劫生’。”他父親氣得半天說不上話來。父親病故后,徐壽康于1915年離開家到上海。盡管他有繪畫技能,可就是找不到差事。他甚至把衣物當了,也生活不下去。走投無路,正要投黃浦江自殺時,被朋友救了下來。他想到自己遇到的一個一個不幸,決定改掉“壽康”的名字,取名“悲鴻”。
齊白石,原名齊純芝。長輩人喊他阿芝。又因為他當過木匠,人又叫他“芝師傅”。27歲的時候,教他學畫的老師胡沁園看過他的畫后問:“你怎么沒有別號呢?畫畫題款,總得有個別號,這是老規(guī)矩。”他對老師說:“學生無別號,就請老師賜一個吧。”胡老師想了想,說:“離你家不到一里的地方有個驛站叫白石鋪,白石鋪雖無名山大川,可田園風光卻很美好,我看你就叫白石山人吧。”旁人都說“好,好;這白石山人聽起來確實挺雅。”于是,齊純芝便用了“白石山人”的別號。但不久發(fā)現(xiàn),這四個字的別號不論是寫起來,還是叫起來都有些羅嗦。所以,再畫畫題款時,便只寫“白石”兩個字。久而久之,齊白石便成了中外馳名的名字。
李苦禪,原名李英。少年時為了學畫,經(jīng)常帶著帶冰渣的饅頭四處求人教他畫畫。1919年,他又背井離鄉(xiāng),從山東到北平,后來考上了國立北平藝專。為了掙錢上學,他晚上拉洋車,白天聽課。不管是炎夏烈日,還是三九寒天,他都從新街口到前門外觀音寺,一次才掙5個銅子。盡管這樣,他還是貧困。經(jīng)常買不起筆和紙,靠揀別人扔掉的廢紙和鉛筆頭來畫畫。后來,李英的畫水平提高很快,他的同學林一廬看了后,驚喜地說:“佳作,佳作,難得的寫意畫。”又想到李英的艱難的學畫歷程,揮毫寫了“苦禪”二字送給他。“苦禪”二字不僅說明李英的生活之苦,也表達了他的畫的寫意風格。因此,李英興奮地說:“言之得當,言之得當。今后我就叫李苦禪了。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