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6-30 21:34:48
空軍大連藍天幼兒園----王琳
《綱要》中提出在教育活動中,以幼兒的自主性發(fā)展為本,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強調師幼雙方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我們打破就的教育理念,不斷的開拓思路尋求新知。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模式,將“嘗試教育”引入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在嘗試中學習,在嘗試中體驗成功。有著“先試后導”、“先練后講”的鮮明特征,使幼兒在自主的操作活動中理解概念、學會技能、掌握知識,成為自主的個體、學習的主人。
一、活動中的嘗試教育
在具體的活動中教師通過提出問題幼兒觀察,通過幼兒操作練習討論,使他們在做與練的反復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從而走向成功,學到知識和技能,即而實現(xiàn)嘗試教育。以大班的科學活動《什么物質能溶解》為例,我在教育活動中運用嘗試教學,分以下幾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為嘗試教學活動做好準備
所謂的“準備”包括幼兒學習經(jīng)驗的準備和物質材料的準備。一是為幼兒對嘗試活動中所要解決的問題打下基礎的部分,是對舊知識進行回顧練習;二是教師向幼兒提供物質材料的準備。本次活動中教師請幼兒用教師所供的材料任意操作,讓自己在嘗試中找到答案。讓幼兒加深對物質特性的了解。接下來采用“以舊引新”的方法,從準備過度到新的嘗試,發(fā)揮舊知識的遷移,為解決下一步的問題鋪路架橋。
第二階段:教師向幼兒提出嘗試問題
幼兒的活動是在有興趣的前提下進行的,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用啟發(fā)式的語言,引導幼兒積極思考,“怎樣讓物質溶解的更快呢?”激起幼兒探索的求知欲望。
第三階段:幼兒嘗試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幼兒只有通過活動親身體驗才能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他們用手中的材料不停的試驗。當看到幼兒遇到困難或出現(xiàn)試驗錯誤時,教師萬萬不能取代幼兒操作或過多干預幼兒活動,應讓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錯誤。因為既然是探究就應允許孩子出錯的權利,尊重幼兒自己的思維與行動方式。讓幼兒通過這些試驗操作獲得真實的感覺,尋找科學的答案。
第四階段:幼兒討論,教師講解
幼兒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嘗試以后,教師要把握時機,適可而止,進入幼兒討論和教師講解階段。一是對嘗試成功的幼兒給予肯定;二是對遇到困難的幼兒給予及時的幫助,讓幼兒感受嘗試的成功,增加了追求成功的信心。教師請個別幼兒說說實驗結果,使幼兒又一次成為活動的主體,自由發(fā)言、各抒己見。讓幼兒對嘗試結果評議和討論。
第五階段:幼兒的第二次嘗試練習
第二次嘗試練習不能等同于第一次嘗試的重復,教師向幼兒提出稍有難度或稍有變化的問題,激起幼兒去嘗試操作的又一次熱情,再次投入到自己的活動之中。比如:嘗試發(fā)現(xiàn)油和水之間的關系。幼兒根據(jù)教師所提出的新問題嘗試,教師針對幼兒個體差異因勢利導提出不同難度的嘗試題,如;提出問題①油和水能溶解嗎?②油和水的位置是怎樣的?這樣給了幼兒多方面的選擇機會,使每位幼兒都能在不同程度的基礎上得到一定的提高,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悅。最后教師再給幼兒提出自由選擇的空間,合理地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與實踐中,并與身邊的事物相結合,尋找還有那些物質能溶解,達到“學一想三”知識遷移的目的。開闊了幼兒的思路發(fā)展了幼兒的觀察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