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豐臺一小 作者:楊秋菊 2009-07-03 16:32:44
這學期我們六年級組進行了古詩的對比教學的研究,讓學生通過對相同題材的古詩進行比較,使學生對古詩的內容、寫作方法、作者的情感進行比較,對古詩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生在學習中常常出現的問題是對作者表達的情感理解不準確。
我們在教學《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時,就采用了對比教學的方法,把學生曾學過的送別詩放在一起學習。這幾首詩是《送孟浩然之廣陵》、《芙蓉樓送辛漸》、《送元二史安西》和《贈汪倫》。這幾首同為送別詩,有的借景抒情,有的先敘事再抒情,有的直接抒情,而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卻不完全相同。
在教學古詩《送孟浩然之廣陵》中,體會作者的感情是教學的難點。我先聽了同組老師的課,這位老師在學生理解了《送孟浩然之廣陵》的前兩句詩后,就讓學生和《贈汪倫》這首詩從內容、寫作方法、和作者情感幾個方面進行比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定的困難,對《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后兩句詩的意思沒有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也沒有深入理解,所以學生回答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我在設計教案時,針對學生在課堂上存在的問題,抓住詩句中的重點詞語讓學生理解,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設計。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提出了以下問題:“煙花是什么?”“老師,什么是孤帆?”“碧空盡是什么意思?”“天際流是什么意思?”“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是什么景象?”在課堂上學生通過分析理解詞語的意思,想象李白所描寫的情景,想象李白站在江邊有多久才能看到孤帆遠景碧空盡的情景?李白為什么站在江邊那么久?他在想什么?你有沒有和親人朋友告別的時候,你是怎樣做的?
學生們很認真地進行思考,
有的學生說:“老朋友這一別不知什么時候再見面了?”也有的學生說:“你走了以后我一個人多孤獨啊?我們的情誼就像那滾滾東去的長江水一樣永遠不斷。”還有的學生說:“你走遠了,我上哪再找到像你一樣的忘年交?我們什么時候再在一起談詩論畫啊?”通過理解重點詞語,了解詩人所描寫的意境,學生體會到詩人與老朋友分別時的依依不舍之情是借景抒發(fā)的。在理解了這首詩的情感后,學生就很快的和《贈汪倫》進行了比較,同為送別詩一首是直接抒情,一首是借景抒情,表達的情感卻不完全一樣。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教從根本上說是為了學生的學服務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學生質疑問難,并把它作為課堂教學展開的依據。
教學中我抓住了古詩中的重點詞語進行教學,理解詩人所描寫的意境,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達到了較好的效果。聽了我講的課后,其他幾位老師也采用了同樣的教學設計,效果較好。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