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7-05 11:02:59
瑞吉歐"方案教學"強調幼兒是有能力的學習者,他們以獨特的角度認識客觀世界,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表達方式,只要教師理解、信任、接納幼兒獨特的想法和做法,就能使幼兒真正獲得內在的發(fā)展。
我們的課程中不僅教師有計劃,同樣幼兒也有自己的計劃。方案活動的主題是由幼兒和教師一起“商定”的,是教師依據幼兒的觀察了解,發(fā)現(xiàn)他們的興趣之后作出決定,在活動的起始階段,幼兒和教師一起討論、設計,制定活動的整體計劃,編織出主題網絡,使相關的知識點首先在幼兒的頭腦中形成網絡化的聯(lián)系,以利于他們在活動中獲取的經驗更系統(tǒng)。
一、幼兒表達與表現(xiàn)方式的多元化
每個幼兒都有自我表現(xiàn)和表達的愿望和需求,而且由于幼兒的個體差異和多元智能傾向,他們不僅僅運用語言,而且通過自己的聲音、動作、美術作品等來表現(xiàn)和表達自己對“樹”的感知和體驗。
。ㄒ唬┱Z言是幼兒表達自我的基本方式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思維的表現(xiàn)形式,當幼兒需要將自己的意愿告知他人時,他們往往不由自主地運用語言進行自我表達。
1、鼓勵幼兒敢于表達
幼兒只有在成人鼓勵其自由地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景中,才敢于充分運用語言與他人溝通。如故事《大樹爺爺笑了》,幼兒在爭論“大樹爺爺開始為什么生氣,后來又笑了”的問題中,教師沒有立刻制止他們的爭論,也沒有馬上將答案說出來,而是作為和幼兒平等的個體加入到幼兒的討論中,在教師的鼓勵下,幼兒充分發(fā)表各自的看法,闡述自己的理由,從而引發(fā)幼兒要愛護樹木的意識,并在此基礎上,引發(fā)一連串新的問題:“我們?yōu)槭裁匆獝圩o樹木”,“樹與人類有什么密切的關系”,從而引導幼兒生成他們感興趣的新的活動。
2、為幼兒創(chuàng)設相互交流的機會
在一日的生活中,幼兒時常需要與別人交談,教師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更多的,可以無拘無束地自由交流的環(huán)境和機會。如在各活動區(qū)中、各游戲活動中,通過個別交流、小組討論的形式,提高幼兒的語言交流能力,并加深、鞏固幼兒對“樹”的認知。例如在語言區(qū),我們投放了“樹公公生日”的學具;在觀察區(qū)投放了“樹的果實、種子”;認知區(qū)投放了“種子傳播”的有關圖片,讓幼兒通過操作、講述,互相交流,發(fā)現(xiàn)“種子的秘密”,從而了解“樹的生長過程”、“樹的結構”。
。ǘ┟佬g語言是幼兒自我表現(xiàn)的獨特方式
幼兒的年齡特點,限制了幼兒語言的充分表達,因此,美術語言便被幼兒用來表達思想,宣泄情感。在美術活動中,幼兒能主動地觀察、探索、模仿周圍的事物,積極地表現(xiàn)自己的個性。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