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luò) 2009-07-06 22:05:18
在體育教學中,普遍存在著這樣一種模式,即“開始部分準備活動操,基本部分集體統(tǒng)一活動,結(jié)束部分放松活動操”。在這類組織形式中,幼兒等待的時間長,活動的時間少,練習密度偏低。特別是在鉆、爬跳躍等需要活動器具的游戲中,每個幼兒參加游戲的次數(shù)就更少,他們的興趣不高,往往達不到教學目的。我針對這一問題改變了組織形式,采用“分散、集中、分散”的形式組織教學,讓幼兒在自由自在的“玩”中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課一開始,我就讓幼兒聽音樂,自由地做準備活動,以優(yōu)美的律動代替了機械的預備操,并設(shè)計一定的故事情節(jié),結(jié)合情境教學。然后集中,提出這節(jié)課的要求,講解動作的要領(lǐng),示范正確動作,有針對性在指出容易做錯的地方,接著再讓幼兒自由自在地練習,自己想出各種辦法去完成老師的要求。老師再在幼兒活動中進行個別輔導。隨著幼兒逐漸掌握動作,再增加活動量,使教學進行得自然。在幼兒自由練習時,教師也作一些適時的集中講解,肯定幼兒的成績,指出不當之處,但這只是幼兒分散活動中一個組織環(huán)節(jié)。幾分鐘的講解,幼兒就有幾分鐘體力上的休息,可使動靜交替,也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集中講解后幼兒又愉快地進入有目的性的練習中。孩子們一個個興趣更濃,積極性很高,他們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分散、集中、分散”這種體育教學形式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的注意主要是無意注意,他們的生活都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在以往的教學中,對幼兒的約束太多,長時間集中在教師的口令下,幼兒容易疲勞。而在“分散、集中、分散”這種形式的教學法中,幼兒有較多的自由練習的機會,他們在玩中練習,在練習中玩。一次鉆不好再來一次;第一次跑得不快第二次再來,第三次更快。這樣,幼兒精神上沒有任何負擔,思想上沒有壓力,按自己的興趣練習,因而也就能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