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7-11 17:07:35
和孩子們一同走入“走進小學”這個主題以后,我便提議孩子們在書包里帶上自己喜歡看的書、記事本、鉛筆盒、筆、尺等學習用品,開展起各種有趣有益的“學做小學生”活動。
這天,剛和孩子們一起開展完了整理自己小書包的游戲活動后。牛立山小朋友便“嗖”的站起來說,“周老師,你讓我們都帶尺來干什么呀,看,我昨天剛新買的尺。”隨著牛立山的話音,孩子們都紛紛拿出了自己的尺說:“我也帶了。”
“我也帶了。”……
面對孩子們的熱情,我說:“很高興,你們都能記住老師的話都帶來了尺,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恭喜你們又向爭做一名合格小學生邁進了一步,你們真棒。那么,現在就和你們旁邊的小朋友一起交流一下,比一比、看一看,互相欣賞一下你們手里的尺子,看看會不會有什么發(fā)現。”
老師的肯定增強了孩子的自信。面對孩子的好奇與質疑,教師沒有置之不理,沒有因為還沒有到達自己主題預設“尺”的軌道,而將孩子的意愿暫且忽視。而老師小小的建議,卻給了孩子更多開放、自主的;利于思考、發(fā)現的空間。
孩子們一聽,高興地拿出尺子,和同伴湊在一起互相欣賞起來了,也不由自主得比起尺來了。熱鬧了一陣后,孩子們便迫不及待的來向我告知新發(fā)現來了:
“周老師,我的尺長,張陸的尺短。”
“周老師,我的尺是紅色的,李高威的尺是綠色的,我們的尺上都有漂亮的圖案。”
“周老師,戴赟的尺是寬寬長長的,李逸瑩的尺是細細的、短的。而且我的尺是可以折疊的,就是這樣,兩把可以合起來,打開來就是一把長尺,中間是相連的。”
“你們的尺款式不一樣,丹丹,你的尺是折疊式的。”我接著孩子的話說。
“周老師我的尺是塑料的,蘇禹浩的尺是鐵的。”說話的是崔中義。
“哦,你的眼睛真亮,那是一把金屬尺,應該是用鋼做的吧。”我適時補充說。“原來尺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作。除了有塑料做的,金屬做的尺,你們還見過其他材料做的尺碼?”我又問道。
“還有木頭尺,用木頭做的,我們家就有一把。”梁星宇踮起腳翹起頭,急著跟我說。
“梁星宇明天把木頭尺帶來,讓大家見識一下怎樣?”因為我知道,對于這些孩子來說,在文具店、書店看到的更多的是各種輕便漂亮的塑料尺,木頭尺對于他們肯定會相對陌生些,所以我對孩子提出了以上希望。
“行!明天我把它帶來給你們看看”
在細心的聆聽后,面對孩子的發(fā)現,教師對話式的互動語言,不僅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對自己表述、發(fā)現的在意、肯定和欣賞,給了孩子支持,也適時的以簡短的總結,為孩子提升了經驗。同時,遵循孩子探索的“目光”,教師又拋出了問題來拓展孩子的經驗,挖掘孩子潛伏的資源。
“周老師,你看我們這三把尺,”陳宇軒邊說邊舉起手中的三把尺說,“楊旭的尺比我的尺長,但是比向元肖的尺短。所以向元肖的尺最長,我的尺最短。”
“這個發(fā)現真不錯,小朋友們,你們都去試試比比,看看,你的尺比誰的尺長,比誰的尺短,看看這么多尺里,最長的是那一把,最短的又是哪一把呢?”抓住了契機,我又拋出了我的建議。
于是,一場熱鬧的比尺大行動又開始了……最后,孩子們爭相告訴我他們探尋到的結果,當然為了證明自己沒說錯,他們還不忘當面比試給我看。由尺的長短,孩子們又講到了尺上不同的花紋圖案,盡情地暢述著自己比較后的發(fā)現。
一個尊重孩子、支持孩子又善于引領孩子的教師,必須學會在與孩子的互動中,把握有利于孩子發(fā)展的教育機制,適時的思考,哪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獲得而且有能力獲得的經驗,從而在生生互動中,將個體的經驗轉化為集體的經驗,同時也為孩子創(chuàng)設了合作學習的場面。
孩子們發(fā)現了那么多的不一樣,似乎沒有了新進展,于是我想了想便又說:“那除了有不一樣的地方,你們的尺有沒有一樣的地方呢?”
“有……”聰明的孩子馬上響應道“每把尺上都有一條一條的線。”
“那叫刻度線,還有上面的數字,是幫助我們測量物體的長度用的。”楊玉安說道。
我笑著對孩子們說,“那,現在你們就用手里的尺去測量一下我們教室里的東西的長度吧,喜歡量什么就量什么,看看會不會又有新發(fā)現,和好朋友一起去試試吧。”
當孩子滯留不前時,教師探討式的疑問,又成了孩子發(fā)展的“助推器”;啟發(fā)式的建議,又為孩子挑戰(zhàn)和提升新經驗,創(chuàng)設了寬泛、自主的空間。
于是,孩子們便尋找著教室里自己喜歡的東西,和好朋友一起量開了。有的在量墻上的畫;有的在量照片;有的在量電視機的長度;有的在量門框上的玻璃;有的在量主題墻飾,一個個專注而又投入。
過了一會兒,邢家華和崔中義走來說:“周老師,為什么我們兩個量的是同一樣東西,結果會不一樣呢?”
“你們量的是什么?”我追問。
“就是這張小朋友的照片,我量到了13厘米,崔中義量到了15厘米。”于是我讓他們分別量給我看了一遍,他們的行動也引來了一些圍觀的小朋友,我有意請孩子們幫忙一起觀察,看看能發(fā)現什么問題。眼尖的邢家華馬上說:“我知道,他沒從零刻度開始量。
“什么叫零刻度?”我及時捕獲,故作疑惑得追問。
“就是這里”邢家華手指向尺子。接著他又示范了一次怎樣從零刻度開始量。
“哦,原來測量一樣東西,起點要從尺的零刻度開始。這下我也學會了。”圍觀的孩子若有所思的應聲又跑開啄磨去了。
合理的追問,使孩子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分析。
只見幾個女孩子在一起量窗臺的長度,張陸說:“大三班的窗戶我要量10次才能量完。”
“我來試試”楊楚玥說。“我的尺只要量7次多一點”。
“比比,比比,你看你的尺比我的長呀。”
張陸接著說:“楊思丹你的尺跟我的尺一樣長、你來量量看。”……
看來妹妹們正在用尺的自身長度作為計量單位來測量窗臺的長度呢,看著她們認真的神情,和自我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專注勁,我想我不必加以顧問和干擾,而更多的應是去認真的傾聽……
把握干預的度,留給孩子更多獨立思考,互動解決,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空間,在過程中孩子的獲得是終身收益的。
孩子們全專注于整個測量活動,兩個一對,三個一群的各忙各的。于是我又說了一句:“你們在測量時,發(fā)現什么好辦法就去介紹給自己的朋友聽,大家互相學習一下。還可以把你測量的結果記在你的記事本上,這樣就不會忘記了。”
孩子們開始記錄自己的測量結果。我發(fā)現好多孩子都在自己的本子上寫著“7米、2米、1米、12米、18米”等等的字。也許“米”這個單位是孩子最常見的長度單位,所以他們會那么自然的用“米”來記錄自己的測量結果。
我請了個孩子隨即去園長顧老師那里借來了一把長長的“米尺”。召集孩子們讓他們從“米尺”上真正感受到了一米有多長,然后再讓孩子們伸出雙臂去比劃一下一米的長度,由此再推想7米有多長,并讓7個孩子手拉手拉成了一長排……
“哇——原來7米有這么長”。
“錯了,錯了,哪有這么長的游戲棒呀,看我寫錯了。”
“可是,周老師,你看這上面是個7字。”胡睿把游戲棒量給我看。
“那是厘米。”牛立山糾正說。
“對,牛立山說對了,你們尺上的數字表示的是厘米,1米呢有100厘米(哇——孩子們叫道),看看你們的尺上有幾個厘米。”……接著我便把“厘米”這兩字大大地寫在了白紙上,貼在黑板上。機靈的孩子們馬上把自己寫的米擦掉,改寫成了厘米。
即然孩子有這個表現行為的能力和愿望——紀錄測量的長度及其單位,但又明顯出現了錯誤時,教師就有必要給他們正確的引導。而直觀的感受,給了孩子最真實的體驗。
可是,孩子們又有問題了,楊俊雄在量我牛仔褲后袋上的拉鏈,他說:“周老師你的拉鏈超過了12厘米可又不到13厘米怎么記呀?”
“數一數,一厘米中間有幾小格,你量到了第幾格。再想想上次周老師帶你們去過一次超市,那里記錄價錢,不滿一元的數字是怎么記的。”沒想到我的話還真激起了孩子的共鳴,只見他認真的數完后在紙上寫下了12.3厘米。
不得不驚嘆孩子那種經驗的遷移能力,他不懂得毫米這個概念,也或許根本還不明白自己記錄的這個數字的真正含義,但他的這種已有經驗間的變通轉換能力是令人驚嘆的。因此,為了孩子的發(fā)展,教師應善于在日常點滴中為孩子創(chuàng)設條件,使其擁有生活的積累,那么孩子救能在經驗的運用、變通、轉換中獲得新發(fā)展。
受到了同伴行為的啟發(fā),孩子們又開始熱衷于量同伴的鞋長,袋口長,還問我要了長尺相互量身高……
在整個隨機活動過程中,每個孩子都那么自主地、專注的研究著、發(fā)現著、感受著,在各自的原有能力基礎上,憑借自己的經驗,在與老師、同伴的互動中,探索著、發(fā)現著、收獲著,也發(fā)展著。這種全方位的發(fā)展是簡單、機械的知識傳授所不能涵蓋的。
在這個隨機生成的活動中,在開放自由、融洽而又活躍的氣氛中,老師與孩子進行著最一線的互動,孩子在實踐操作中,感知探索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獲得多種能力的發(fā)展。
或許,因為是隨機生成的活動,教師沒有事先太多的設想計劃和思考,在回應把控上可能有不足,沒能更深更透的挖掘。但這樣一個活動卻讓我適時的感受到了,順應孩子發(fā)展的需要,讓孩子喜歡學習,學會學習,所蘊含的精彩和意義,所折射的價值是老師要我學習和叫我學習無法企及的,這便是“二期”課改理念帶個我們的深刻啟迪。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