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18 19:06:20
三、清除濕熱
清除濕熱的方法可以用健脾除濕,清熱利尿的方法。首先是健脾。脾胃好,體內濕熱得以運華,身體適應能力增強,如何健脾,可服用醒脾養(yǎng)兒顆粒等,食療可以煮綠豆百合薏米蓮子粥,有清熱利尿補虛健脾的功效。除濕的食療主要包括薏米、茯苓,藥物包括茵陳、澤瀉等。成藥主要是藿香正氣。
四、治療感冒
夏暑,主要為風熱型感冒高發(fā),以下這幾款食療方在防治上有奇效,父母們不妨一試:
1、菊花蘆根飲:菊花10克,蘆根21克(鮮者加倍),水煎(或開水沏)代茶飲。
2、桑菊飲:桑葉、菊花、金銀花各9克,薄荷、淡豆豉各6克,蘆根15克(鮮者加倍)。水煎,1日內分數(shù)次飲服;或開水沏,代茶飲。
3、藿香代茶飲:鮮藿香葉、鮮荷葉各12克(干者減半),白糖適量。水煎(或開水沏),代茶飲。
4、香薷扁豆茶:香薷9克,白扁豆12克(炒黃搗碎),陳皮3克,荷葉6克,白糖適量。水煎(或開水沏),代茶飲。
5、薄菊粥:薄荷、菊花、金銀花各9克,桑葉、淡竹葉各6克。水煎,沸后5分鐘,濾出藥汁,去渣,加入粳米100克煮粥,稍煮即成。每日分2次服食。
6、薏米扁豆粥:薏苡仁、白扁豆各30克,粳米1000克,共煮成粥。每日分2次服食。
防止寶寶驚厥的要領
調查顯示:初次高熱驚厥后,約有40%的患兒會復發(fā),而反復驚厥發(fā)作可能會對孩子的大腦有損害。因此,一旦發(fā)現(xiàn)寶寶出現(xiàn)高熱的情況,就要采取一些相應的措施:
一、多喝水
1、防止孩子脫水;
2、有降低體溫的作用。
二、物理降溫
方法一:用32-36度的溫水擦浴,促使皮膚表面的毛細血管擴張,以增加血流量,加速熱量的散發(fā)。
方法二:取冰塊砸成核桃大小的碎塊放人盒中,用水沖一下,溶去銳利的棱角,裝入塑料袋中(雙層),冰塊裝至一半再注入適量冷水以充填冰塊間隙,然后壓出空氣,扎緊袋口,外裹舊布或毛巾。將冰袋置于高熱孩子的前額、兩側頸部,以盡快降低頭部溫度,避免高熱對大腦的影響。冰袋也可放在孩子腋窩、腹股溝等處。
方法三:用溫水(37℃左右)泡澡,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fā)時,也會吸收體熱。每次泡澡約10~15分鐘,約4~6小時一次。此外要多喝水
三、退熱藥物
當患兒的體溫超過38.5℃時,要及時進行退熱處理,如口服對乙酰氨基酚(泰諾林,百服嚀等)或布洛芬(美林);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去醫(yī)院打退燒針。
需要注意的是,病毒感染的寶寶不能使用阿司匹林,否則會出現(xiàn)昏迷、抽搐等癥狀。
寶寶仍然出現(xiàn)驚厥……
遇見這樣情況,首先父母不能過于緊張,在送小孩去醫(yī)院的過程中,學一些正確的急救很是必要。
1、小兒發(fā)生抽痙時神志常常不清,因此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嬰幼兒的舌頭后墜造成窒息,是最為重要的。
2、抽痙時小兒常常發(fā)生無意識的舌咬傷,您可用清潔紗布包裹小木板置于小兒的口腔中。
3、為防患兒嘔吐時胃內容物嗆入氣道而發(fā)生窒息,應有意識地將小孩的頭側向一邊。
4、高熱時應松解衣褲,將患兒置于通風涼爽的地方,同時給以冰袋物理降溫。高熱驚厥的癥狀是嚴重的,病因是復雜的,所以必須送醫(yī)院作進一步的診治。在給孩子進行物理降溫的同時,可以給孩子服用少量魯米娜,一次15~20毫克,可以起到鎮(zhèn)靜作用(只需一次)。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