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luò) 2009-08-05 14:20:28
導(dǎo)讀:孩子吃手似乎很常見,但是你知道吃手對孩子的不良影響嗎?找到改變孩子吃手的方法,是家長們的當(dāng)務(wù)之急。
吮指是嬰兒常見的行為,是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大約有一半的小嬰兒有過這種吮指行為,其高峰在18-21個月。有80%的兒童在入睡時還要用一用。
吮指的方式在不同兒童那里是不同的。
有的只是把手指(多數(shù)是大拇指)塞在嘴里“咂”;有的是抱著毛絨的玩具就要吃指;還有的不是吃大拇指,而是吮食指、中指,甚至拳頭。
吮指的時間對不同兒童也不相同。有的只要是醒著沒人陪伴就吮,有的是在入睡前才吮。在入睡前吮指的,更難糾正。
對吮指的看法,不同國家有不同。在我們國家,家長很緊張,覺得孩子有了大問題了,千方百計地要糾正;但今天的歐美國家并不是這樣看。他們認為這并不是什么不良行為,孩子到了5歲左右會自動放棄的,專家也認為,如果孩子快出恒牙了,還在吮指,才會對牙列的整齊與否有影響,否則就沒有什么害處,不必過份擔(dān)心。
吮指的原因一開始是偶然的、不經(jīng)心的,嬰兒在兩個月左右就“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手了。他偶爾把手、手指碰到嘴邊、伸到嘴里,很自然,吮吸一下很快樂,就常常這樣做,終于形成了習(xí)慣。有人認為小嬰兒吮指是由于出生后吮吃瓶奶,吮吸動作沒有得到滿足,所以出現(xiàn)吮指,這也有可能。對于年齡大一點的兒童(五、六歲)來說,因為某個原因(父母爭吵、爺爺經(jīng)常發(fā)大脾氣等)心理情緒緊張,感情無寄托,因而發(fā)生吮指,以求得安全感,這也是有的。
總之,對吮指的看法各式各樣,是否急于糾正,認識也不盡相同。我個人認為這是一種在兒童發(fā)展過程中常見的行為,在一歲以內(nèi)不必過份緊張,一歲以后,應(yīng)該注意糾正。當(dāng)然,在兩三個月就糾正更好。兩歲左右開始糾正,可以利用語言講道理,效果更好。四歲經(jīng)后再開始糾正,由于習(xí)慣太牢固,糾正起來,困難很大。
糾正吮指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在小嬰兒醒著的時候,總讓他的手指有事做,搖小撥浪鼓、小搖鈴,會有用,另外,抱他起來走動。在他剛要把手伸到嘴里時,把他的手指拿出來,逗引他看垂掛的玩具、聽你唱唱歌,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
2、在手指上涂上“有異味的東西”,如黃蓮、一點點咸味、一點點辣味,對剛形成吮指習(xí)慣的小嬰兒很有用。
3、不要批評,這樣做會使他更加吮指,尋找安全感。
4、孩子大一點了,可以帶他看牙醫(yī),讓牙科醫(yī)生對他說不能吮指的話(事先和牙科醫(yī)生說好),這會很有用。
5、對在睡前要吮指的孩子,可以在睡前對他講講故事,一起看看圖畫書,甚至推遲一點睡覺,以使他累了,不吮指也可以睡著了。
6、對吮吸習(xí)慣比較牢固的孩子來說,睡前馬上把他喜愛抱著睡覺的玩具一起收起來,讓她會大哭大鬧,這并不是一個好方法。最好和他一起玩“寶寶回家”的游戲,讓他和你一起把這些寶寶放到“床上”去,讓他們睡覺,然后你再和他看圖書、講故事,陪他睡覺。這樣,他知道“寶寶們睡覺了”,會忘記他們,不會去找他們,也不會吮吸了(因為她只有在抱著這些毛絨玩具才吮指呢!)。
7、孩子因為你拿走她心愛的玩具而大哭大鬧,你不理會她,是正確的,她哭鬧幾天就會好的。最怕是她鬧了一陣,你又給她了,于是她就愈鬧愈厲害,終致形成了生物鐘,到時候就會自動醒來鬧。
8、可以帶孩子到姥姥、奶奶家住幾天或者外出旅游幾天(把她心愛的毛絨玩具也帶幾件,以備急需,不過,不讓她看見),徹底改變,有時會連不良行為也改變了。
9、如外出不可能,把屋里的擺式換個樣,床換個地方,被褥抱套不同的,也可能有用。
10、換其他人(如姥姥、奶奶)來照顧她睡覺幾天,試一試。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xué)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