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8-17 20:21:01
導讀:情感對于一個人的行為活動具有動力效能,積極的情感體驗有助于幼兒融入集體,感受共同生活的樂趣。二期課改新教材《生活活動》中“適應”集體這一章節(jié)的導讀里提到:“教師要引導幼兒嘗試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掌握一些表達情感與交往合作的技能,逐漸形成集體生活的概念,使其感受共同生活的愉快。”這意味著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應關注幼兒的情緒表現(xiàn),滿足幼兒的情感需要,幫助他們克服消極情緒,尊重并鼓勵孩子健康情感的發(fā)展。
小班時,班里養(yǎng)了一只小兔子,孩子們很愛它。有一天,小兔子死了,我們就把它埋在幼兒園的白玉樹下。從此以后,每當走過白玉蘭樹時,每當春暖花開時,孩子們就會念叨著這只小兔子。一晃三年過去了,畢業(yè)前夕,孩子們各自去向熟悉的教師、朋友告別,突然,我看到幾個孩子跑到白玉蘭樹下,低著頭雙手合十虔誠地說著什么,我的眼睛一下子模糊了。
“關注幼兒的情感反應和情感體驗”是《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試行稿)》對幼兒園組織實施生活活動所提出的具體要求。在長期與幼兒的接觸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的情感世界真實而又豐富,需要成人密切關注。反思過去,我們的生活教育總是關注認知因素,關注生活技能的掌握,而對他們的情感反應與體驗卻缺乏應有的重視。
情感對于一個人的行為活動具有動力效能,積極的情感體驗有助于幼兒融入集體,感受共同生活的樂趣。二期課改新教材《生活活動》中“適應”集體這一章節(jié)的導讀里提到:“教師要引導幼兒嘗試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掌握一些表達情感與交往合作的技能,逐漸形成集體生活的概念,使其感受共同生活的愉快。”這意味著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應關注幼兒的情緒表現(xiàn),滿足幼兒的情感需要,幫助他們克服消極情緒,尊重并鼓勵孩子健康情感的發(fā)展。
一.珍惜孩子自然、健康的情緒感受
孩子的情感并不完全外露,有時比較內隱,我常常通過談話來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自然情緒與感受。有一次,我和中班孩子就“喜歡做大人還是做小孩”這個話題進行交流,結果有19個孩子表示喜歡做大人,理由各不相同,有的要做數(shù)學家、科學家、老師;有的要工做,賺錢;有的認為長大了可以做超人保衛(wèi)地球;也有孩子說長大了就想做個好媽媽好爸爸,等等。不喜歡做大人的孩子有9個,理由是“小孩可以天天玩”小孩可以多睡覺,睡很長時間”“因為小,爸爸媽媽會寶貝我”等。無論孩子是喜歡做大人還是做小孩,也無論孩子長大喜歡做科學家抑或只是喜歡做好媽媽好爸爸,都是孩子自然、真實、健康的想法和情緒感受,教師都應予以關注、接納和尊重,切不可認為喜歡做科學家的孩子就是理想遠大、有出息,從而加以表揚鼓勵,不喜歡做大人的孩子就是不自立、沒出息,從而加以否定批評,無視孩子健康的情感體驗。
總之,教師應密切關注孩子的成長,這會令孩子們感到安全、滿足和愉悅,有助于他們感受學習生活的樂趣,形成健康向上的<BR><P></P>生活方式和態(tài)度。
二.引導孩子體驗和形成積極的情緒情感
每個孩子都渴望愛于被愛,這是他們成長中的心理需要,是他們最初人格形成的基點,其核心就是感受和體驗。教師日常不經(jīng)意的言行會成為孩子們判別自己是否被愛的依據(jù),因此,教師每天都要注意和每個孩子交談、交往,向每個孩子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如,積極回應孩子的問好,摸摸孩子的頭,抱抱他們,始終面帶微笑詢問他們的想法,傾聽他們的訴說,并作出反應,時時讓孩子有著積極的情感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培養(yǎng)孩子生活能力的過程中,常常運用表揚、鼓勵等方法,無意中使有些孩子產(chǎn)生了邀功心理,每做完一件事就會習慣地說“老師,我做好了”“老師快來看呀”,等等。孩子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雖屬正常,但也反應了孩子們還沒有完全形成對于自理生活、文明生活、安全生活、愉快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于是,我嘗試用自我激勵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如,在開展值日生自評活動中,我設計了一張圖表,用三枚圖章代表“早早來幼兒園”“樣樣事情都完成”“輕輕說話有禮貌”三個意思,讓做值日生的孩子每次以蓋圖章的方式作自我評價。一個月后進行統(tǒng)計,逐漸引導孩子們認識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為大家服務不是為了引起教師的關注,得到教師的表揚,而是為了方便自己和大家。讓孩子在自我評價的過程中對值日生工作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促使孩子將值日生的行為要求內化為自覺要求。
三.家園配合及時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
現(xiàn)在的家長雖然通過各種媒體,了解了許多新的教育觀念,但大多數(shù)家長還是比較注重孩子知識、技能方面的發(fā)展,比較忽視孩子的情感需要。一次于幼兒的談話中偶然涉及“哭”的話題,“為什么會哭”的問題充分反映了孩子內心的需要、不滿及困惑。據(jù)統(tǒng)計有16個孩子哭由家庭中成人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行為引起,如,“爸爸打我”“我毛筆字寫得不好,爸爸罵我”“爸爸媽媽吵架,我很生氣”“我沒錯,媽媽還打我”等。另6位孩子哭是因交往受挫,如,“沒有人和我做好朋友”“因為我做錯一點事,小朋友就不原諒我”等。因內心需要得到滿足而感動得哭的只有1人,“我過生日時,小朋友都和我握握手,還抱抱我,我太感動,就哭了。”我將孩子們說的話整理出來貼在“家園聯(lián)系欄”里,寫上“親愛的家長,你能讀懂孩子的心聲嗎?”這一內容,引起了家長的極大關注,許多家長看了好幾遍,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和影響,他們積極與教師溝通、交流,商量策略,修正自己的言行,幫助孩子疏導不良情緒。
孩子的情感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如果教師能意識到并尊重孩子獨特的情感世界,那么在日;顒又芯筒粦魂P心孩子學到了什么,而是應關心他們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不應只關心孩子行為的好壞,而應關心他們對善舉有沒有積極向往的意愿;不應只關心孩子有沒有學會某方面的技能,而應關心他們欣賞什么,推崇什么。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