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作者:顏連芳 2009-08-19 22:21:36
導讀:通過學習與教學實踐,我深感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輔助教學活動,是一種新型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進一步遵循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更加合理科學地運用,使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永豐幼兒園:顏連芳
通過幼兒園組織學習以及本人在假期中上網查找并學習有關現代化教育的有關資料,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當今社會已步入高速的信息化時代,各個學校都在積極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以此提高教學效果。我覺得對于我所教的弱智幼兒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弱智幼兒生活技能”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所謂“現代教育技術”(即多媒體技術)集聲音、圖像、文字、動畫等信息于一體,畫面形象豐富,直觀性強,能調動幼兒多種感觀共同參與,已逐漸成為當今教育教學改革中優(yōu)化了的輔助教學手段之一。在弱智幼兒生活技能教學中,運用電教手段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通過看得見、聽得著的直觀因素,最大限度地調動并挖掘幼兒的潛能,激發(fā)幼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使之充分了解生活常識,并熟練掌握生活技能,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意志和行為習慣。[幼兒園教案網]
一、運用多媒體,彌補認知的不足。
智殘幼兒生活技能訓練的優(yōu)劣,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幼兒的日常生活經驗和生活習慣。對于從小大腦發(fā)育有缺陷或受器質性損傷,智力及社會適應能力明顯低下的智殘學生來說,要理解“紅綠燈”的用處,難度較大,憑借教師的言語描述,顯然抽象難懂,幼兒無法接受。若借助電教設備,如:用錄象機拍攝有關場景并制作成課件,讓幼兒乘上公共汽車參觀等一系列活動,并配有“到小兔家做客”的場景。幼兒們都較感興趣,也達到了預期的教育目標。實踐證明這樣通過聲情并茂、動靜結合的多媒體課件,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更加充分地了解紅綠燈的用途,為以后踏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變抽象為生動,促進動作的發(fā)展。弱智兒童感覺遲鈍,行動笨拙,在生活上惰性較大,依賴性強,而家長往往只是一味地包辦代替,不注意培養(yǎng)孩子簡單的生活技能的意識,因而弱智幼兒中,好多幼兒連捶背、掃地以及穿衣服等簡單的生活技能都不會。通過一年多的教學實踐,發(fā)現幼兒對生活技能的掌握及日常運用,良好的品德意志的培養(yǎng)方面,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常常出現課上學課后忘的現象,顯得事倍功半;而合理地運用電教手段進行輔助教學,就能受到事半功倍之效。如主題活動“重陽節(jié)”,為了讓幼兒知道“爺爺奶奶愛我,我也愛爺爺奶奶。”而對于弱智幼兒來說“愛”是一個非常抽象的字眼,難以理解。我們就到幼兒家中拍攝有關爺爺奶奶在家如何做事的情景,以及幼兒幫助爺爺奶奶捶背、幫爺爺奶奶擦汗等情景,在課中進行運用。由于運用了電教手段輔助教學,讓幼兒感受到爺爺奶奶的辛苦,并愿意為爺爺奶奶做事、做禮物,送給爺爺奶奶,受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通過電教手段輔助教學使身邊的爺爺奶奶成為了幼兒心目中的偶像,學習的榜樣。榜樣是教育者引導受教育者模仿學習某些個性品質、行為方式的一種教育方法。為進一步使幼兒學習左右手協調的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時常讓他們?yōu)槲覀兇繁、繪畫以及夾夾子等,并及時加以表揚,促進幼兒動作的發(fā)展。
三、變苦學為樂學,促進習慣的養(yǎng)成。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也。我們也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人們去尋求知識、探索真理的一種精神力量。在課堂教學中,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由厭學、苦學變?yōu)橄矊W、樂學,這必然激活和加速了學生的認知活動,F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活動,能充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洗手》時,可利用多媒體課件編了一則故事:一個小弟弟在草地上玩,他的媽媽叫他吃飯了,回到家小弟弟用手抓起一塊大排正津津有味地吃時,突然,他把美味的大排一扔,雙手捂住肚子,哇哇地大哭起來。幼兒一看會哈哈大笑,同時又會有些困惑不解:小弟弟為什么不吃而哇哇大哭呢?然后老師再開始啟發(fā)幼兒思考、討論。讓幼兒在討論中了解到原來是小弟弟吃飯前不洗手,蟲子鉆進了肚子里,所以肚子痛了,從而深刻體會到洗手的重要性;阈、生動夸張的故事,在笑聲中教育,在笑聲中感化了幼兒,從而使幼兒自覺養(yǎng)成吃飯前洗手的好習慣。
通過學習與教學實踐,我深感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輔助教學活動,是一種新型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進一步遵循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更加合理科學地運用,使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