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09-08-27 10:03:45
中國的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實際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長的教育方式、恨鐵不成鋼的態(tài)度在家庭里到處彌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除生活上加倍關心外,家長最關心的是孩子的學習。似乎學習好就是萬能的,而對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識等則關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顧。從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長幾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來,做飯、洗衣服、打掃、攢錢供孩子讀大學、出國、結婚、養(yǎng)兒育女等。盡管我們的家長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這樣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難以讓孩子得到幸福,因為社會的競爭,決不僅僅是知識和智能的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狀態(tài)和做人的比拼。
●西方的家長更加重視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因而很注意與孩子的情感交流,關心孩子的心理需要。
家長把快樂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內容來實施。他們經常和孩子一起討論問題,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長商量。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對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關重要。
而中國家長對子女的關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關心甚至根本無視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視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和性格、意志的磨煉。其結果是在相當程度上導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過低,以至經不起生活中的壓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喪、頹廢、自暴自棄,動輒離家出走,甚至輕生厭世。
●西方家長重視從日常行為與情感中對孩子進行“做人的教育”,注重從內心情感去尊重別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為與習慣的培養(yǎng)。
而我國家長和幼兒教師往往脫離孩子心理發(fā)展的實際,例如幼兒園時就提出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偉大理想主義的教育,忽視基礎的行為習慣、良好的人際交往等與孩子發(fā)展階段相適應的“做人的教育”。我們一直談教育要循序漸進,這不僅適用于智力教育、知識教育,同樣適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F(xiàn)在我們的孩子道德觀念淡漠,社會性發(fā)展差,這與家長忽視對孩子最基礎的“做人教育”不無關系。
●西方家長“鼓勵創(chuàng)新”,鼓勵孩子去超越前人,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樣的獨立研究和動手的能力,能以寬容的心態(tài)去營造一個利于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環(huán)境和氛圍。
他們對孩子所做的種種探索行為往往持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鼓勵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見解,并對其中的疑問進行積極的探索。即使家長認為孩子的某一行為并不具有積極的效果,他們也不會過多地干涉,而是讓孩子在自己進行的探索中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并予以糾正。
而中國家長往往“滿足于克隆”,教導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對孩子的探索活動大部分是持否定態(tài)度的。他們往往把孩子自己進行的“探索活動”視作“胡鬧”而加以制止。例如美國孩子拆了家里的鬧鐘,若能裝回,多數(shù)家長會稱贊孩子,若是裝不回,許多家長會與孩子一道把鬧鐘裝上,甚至鼓勵孩子再拆、重裝一次。但中國孩子若拆了家里的鬧鐘,就算自己能裝回,恐怕也沒幾個敢告訴家長的。孩子往往在家長的嚴格管教下被熄滅了創(chuàng)造性火花。
從以上的對比中我們不難看出,中西方的家庭教育從宏觀到微觀都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外國家長重視的恰恰是中國家長忽視的。西方家長教導孩子:跌倒了自己爬起來,做錯事自己糾正,自尊并尊重別人,全身心鍛煉,按興趣學習。他們鼓勵孩子成為夢想家,成為自己心目中的成功者。中國的家長們,您不妨借鑒一下。
三、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中國最缺的,是責任教育!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對社會、民族負責!教育不是只在學校,還在家里,在周圍環(huán)境,在社會氛圍。而現(xiàn)在,常見到家長,學校,周圍環(huán)境在推卸責任:
家長說:“我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好他就是學校的責任”;學校說:“他逃學都是因為周圍的網吧,歌房太多了”;網吧老板說:“我只是開一家店掙點錢養(yǎng)家糊口,是他自己逃學來玩的”。
來看看美國,經?梢砸姷酱笕私逃『ⅲ莻小孩并不是他的孩子,大人也不是什么教師。為什么?就是因為:“美國人把每一個孩子都當作是自己的孩子,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一個美國人的責任”;在英國,每一個歐巴桑的威力大家都知道,她們總是在自覺的監(jiān)督年青人的行為,好像警察一般。這兩個國家已經把教育下一代的責任交給了每個公民,每個公民也在為國家的未來負責。
而在國內,又有誰把教育下一代國人視為自己的責任呢?看到不認識的小孩有不對的地方,又有誰會上前去教育他,指出他的錯誤呢?教育制度不完善,官員貪污腐……這些問題的存在,管理者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你,我,所有國人,甚至包括受教育者,誰可免責?如果每人都確實負起自己的責任,又會是一番什么樣的景象呢?
從以上三點可以看出,學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是相輔相成的,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西方的教育重在啟蒙,發(fā)掘潛力,尊重自由,尊重個性的發(fā)展。孩子在這三者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多一份質疑,多一份思考,多一份熱情,多一些創(chuàng)造。這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