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27 17:10:11
做為教師,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更要注重教育的策略,該放手時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吧。
午飯過后,孩子們坐在一旁聊天休息著。突然從后面穿來凱凱的一聲“朱老師,豪豪把我的褲帶拉下來了”,原來豪豪把別人背帶褲上的夾子給拔了出來。“又是這個小搗蛋鬼”,我心里在暗自埋怨。我遠遠地瞪了他一眼,豪豪也似乎感覺到我的憤怒。我正想嚴厲地批評他時,突然心想:這次我也不管了,讓他們倆自己去想辦法。于是我走了過去“好了,現(xiàn)在凱凱的褲子要掉下來了,我也沒有辦法,你自己解決吧,我和小朋友去散步了”。豪豪無奈地看著我們遠去的背影,抓了抓小腦袋。散步快結束時,豪豪拉著凱凱的手來到操場上,“朱老師,你看我?guī)退藓昧恕?rdquo;“那你以后還要拉別人的衣服嗎?”我故意問他,“不拉了,再也不拉了”。還真靈,以后的幾天豪豪真的做到了。
豪豪是個特好動調皮的孩子,以前他闖了禍都是在老師和家長嚴厲的批評后,幫他去“收拾殘局”。這次,我靈機一動,改變了教育的方式,讓孩子自己來解決問題。孩子的認識是感性的,他們對事情的后果不能像成人一樣有所預料,而真的當他們做錯事時,成人在批評與指責的同時也無意識地抹殺了孩子承擔責任的機會,所以往往收效甚微。事實證明,適當?shù)淖尯⒆尤コ袚约旱倪^錯,不但有效,而且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做為教師,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更要注重教育的策略,該放手時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吧。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