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11-03 22:02:45
另外,在活動中,孩子自己尋找、自己探索的精神還不夠,在今后的主題探索中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瓶子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通的東西,教師通過一次戶外活動,用敏銳的目光,捕捉到了生活中可貴的教育素材,對幼兒進行了科技教育和環(huán)保教育。教師通過讓幼兒對瓶子進行觀察、感知、操作、分類、討論等活動,結合幼兒的實際經驗,調動幼兒的感官,使兒帶著濃厚的興趣,強烈的探究欲望,認識了各種各樣瓶子的不同特征和功用。充分展示了一個幼兒為主體、師為主導的發(fā)現學習的動態(tài)活動過程;顒幼詈,讓幼兒欣賞了用瓶子制作的樂器表演,進一步將活動引向深入,激起了孩子的創(chuàng)作欲望,同時也使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
在以往的主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上,都是以老師的作品為主,幼兒的作品體現的比較少,而在這個主題活動中,我們讓幼兒當上了環(huán)境的設計者和創(chuàng)造者。比如讓孩子利用彩色的皺紋紙繞瓶子,用各種報紙進行裱瓶子,用各種顏色的米制作彩米瓶,用各種瓶子制作成輪船、火箭等瓶子手工,讓幼兒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設計未來的瓶子等,把幼兒的作品懸掛在教室或張貼在教室的墻壁上,美化我們的班級。小朋友在主題中充當小主人的作用,特別愿意把家中各種各樣的瓶子都帶來了幼兒園,裝飾在教室里。家長們也非常支持積極的參與,為我們下載了許多瓶子的圖片,和幼兒制作了許多不同的瓶子,與大家進行分享。
在活動的組織上,我們采用讓幼兒分組探索的方式,激發(fā)了幼兒的求知欲。幼兒從網絡上、書上、墻飾圖片上……多渠道獲得知識,將自己發(fā)現的秘密進行小組、集體間的交流,從而總結出經驗與同伴、家長進行分享。我們還開展幼兒喜歡的各種游戲,如在常識活動中利用知識競賽的方式來鞏固幼兒對各種不同瓶子的認識;利用各種現成的和自制的瓶子來開展“瓶子博覽會”、“瓶子店”等角色游戲,孩子們的游戲情節(jié)不斷豐富,不斷的深入。
在活動課程、內容的選擇上,整合各領域的內容,全面發(fā)展各領域的目標,不偏重于某一領域的教育。如在計算活動中,開展瓶子博覽會、瓶子排序、瓶子統計的活動;在美術活動中,開展裱瓶子、制作彩米瓶、彩繩繞瓶、設計未來的瓶子等活動;在語言活動中,學習《烏鴉喝水》的故事;在社會活動中,參觀社區(qū)的瓶子店;在常識活動中,認識各種形狀不同、用途不同、材質不同的瓶子,運用各種瓶子做各種實驗,并在音樂區(qū)投放各種瓶子音階,讓幼兒表演瓶子樂隊,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在主題開展中,我們也反現了一些不足之處,如孩子在活動中,雖然漸漸變得大方、愿意與同伴或陌生人交往,但是在交往過程中,有的孩子語言較平乏,運用的詞匯較少,有的孩子雖然想好了,但卻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有待在以后的活動中加強此方面的培養(yǎng)。另外,在活動中,孩子自己尋找、自己探索的精神還不夠,在今后的主題探索中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