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幼兒園資源 > 教學論文 > 教育探索論文 > 正文

優(yōu)化課程建設 促進兒童發(fā)展

來源:來自網絡 2009-11-05 14:32:42

說兩句

  導讀:堅持以兒童為本,建構具有特色的、多樣化的幼兒園課程體系是廈門市思明區(qū)幼兒園課程建設和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理念和目標。“一走進思明區(qū)的幼兒園就感到‘大’和‘美’,‘大’是指把教育主題、教育課程做得很深入,并一直挖掘潛在的教育內容;‘美’是指環(huán)境布置非常精巧,色彩到位,并很好地運用三維空間,感覺很好。”

  2006年12月12日至14日,由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課程與教學專業(yè)委員會主辦,廈門市思明區(qū)教育局承辦的全國幼兒園課程建設與管理學術研討會在海濱城市廈門舉行。全國16個省市的400多位代表參加了會議。來自國內多所高校的專家學者分別作了學術報告或主持了學術討論。廈門市教育局、廈門市思明區(qū)政府及教育局有關領導也出席了會議,并給大會提供了積極的支持和幫助。

  通過此次研討會,大家對當前幼兒園課程建設與管理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在一些基本理念上達成共識,同時提出了一些需要進一步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一、心系兒童:聚焦幼兒園課程的實施

  課程的實施是幼兒園工作的核心,也是廣大教師共同關注的議題。在此次全國幼兒園課程建設與管理學術研討會上,三個專家的學術報告不約而同地將視線聚焦于幼兒園教學,試圖為廣大實踐工作者探尋、反思適宜的教育教學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進一步認清課程改革中的誤區(qū),在課程實施中達成更多共識,從而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升課程實踐能力。

  (一)“教是為了更好地為學服務”

  在題為“幼兒園的教學設計與實施——兼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報告中,北京師范大學馮曉霞教授圍繞“教學”“教學設計”“教學過程”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述。通過對“教學”、“教學”與“學習”的關系、“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等有關概念和關系的界定,馮教授提出了幼兒園教學的核心原則:“教”是為了更好地為“學”服務。

  在近三個小時的報告中,馮教授展示了幼兒園教學設計的一般流程圖,并分別從教學分析、策略設計、評價設計三方面詳加論述。馮教授認為,在教學設計中最應被關注的環(huán)節(jié)是兩個:學習任務分析,此為教學設計的起點;學習者已有經驗和水平的診斷,這是教學設計的基點。兩者都是為明確教學目標服務的。最佳活動方式和教學措施的制定是教學設計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教學評價的設計則是對課程實施進行反饋的有效途徑。

  馮教授強調,再好的設計方案轉化為教育過程都不可能一成不變,教學實施過程是一個“再設計”的過程,教師不斷的教學反思是改進教學、促進兒童學習的重要保證。在改進教師教學能力方面,她提倡從“實踐案例”中自我學習的教師專業(yè)成長方式,為廣大幼教工作者更好地思考自身的教育教學是否適宜、如何提升課程設計能力以及怎樣設計適宜的課程、能否真正促進兒童的發(fā)展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ǘ“向觀察要課程”

  南京師范大學虞永平教授作了“觀察幼兒與課程建構”的報告,他同樣認為以“學”定“教”是幼兒園課程和教學的核心原則。“學”是指學習者的能力、興趣和需要,學習者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教”是指引導幼兒在現(xiàn)有水平基礎上做具有適宜挑戰(zhàn)性的事。兒童是在“做”中“學”、在行動中“學”的,幼兒最重要的表達方式是行動。只有深入關注幼兒在做什么,才能懂得應該讓幼兒做什么。要了解兒童,了解兒童的發(fā)展進程,在此基礎上進行適宜的課程設計,教師必須依據(jù)兒童的表現(xiàn)建構課程,即“向觀察要課程”。

  怎樣進行觀察?虞教授介紹并分析了各種常用觀察方法及其優(yōu)勢與局限,認為教師只有根據(jù)具體的情境選擇適宜的觀察方式才能進行有意義的觀察,并提出了如何分析觀察記錄并通過分析采取適宜的教學策略。在如何提升專業(yè)觀察能力方面,虞教授向幼教工作者提了五條建議:1.確定觀察目的和動機。2.確立求真求實的態(tài)度。3.確定觀察和記錄的方法。4.系統(tǒng)整理觀察結果。5.根據(jù)觀察結果提出教育策略。

  虞教授倡導課程研究要回歸細節(jié):從宏大理念到現(xiàn)實表現(xiàn);從課程邏輯架構到具體的、日常的課程內容生長邏輯;從課程研究的進程到了解幼兒行動的進程。課程在實踐中建構,而不是在書寫過程中建構;課程依據(jù)幼兒的表現(xiàn)建構,而不是根據(jù)半生不熟的華麗辭藻建構。

  (三)“以活動促發(fā)展”

  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王春燕教授所作的“幼兒園課程與教學”專題報告主要圍繞幼兒園教學中“教什么”、“怎么教”以及“為什么教”三大基本問題展開。談到教學活動目標時,王春燕教授分別從活動目標是否具體、適宜以及如何表述和有效實現(xiàn)幾個方面加以分析。在教學內容的確定方面,她指出了選擇和評判的主要標準:內容是否適合兒童的經驗水平,是否科學和準確以及是否平衡。談及教學活動的實施,她認為要以“活動促發(fā)展”為指導思想來設計與組織活動,使活動真正具有教育價值并適合兒童。王春燕教授還結合具體的活動觀察案例對教學過程作詳實的分析,為教師反思、檢驗自身教育教學提供了情景化的氛圍,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二、各抒己見:理念與經驗的交會

  圍繞“幼兒園課程建設與管理”,山東師范大學丁海東教授、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王春燕教授、廣西師范大學侯莉敏教授、福建師范大學林菁教授分別主持了四場主題學術沙龍,一線幼兒園園長、教師直接與專家學者進行面對面交流和探討。

  如何創(chuàng)設適宜的環(huán)境,并使其與課程、主題活動緊密相連?如何充分了解兒童,選擇適宜的課程內容,科學合理地進行課程設計和實施?如何充分利用豐富的課程資源,緊密結合家長、社區(qū)及自然資源進行課程建設?針對這些話題,代表們各抒己見,共同探討,尋求發(fā)展的新思路。

  專家學者與一線園長和教師通過對話,為先進的教育理念與幼兒園課程實踐的結合提供了廣闊的研究和發(fā)展平臺。一切以兒童發(fā)展為本,建設高質量的幼兒園課程,是幼教工作者共同的使命和責任。代表們積極參與、深入對話、廣泛交流,共享課程改革經驗,共同探討難題。專家學者的先進理念與實踐工作者的豐富經驗在此刻交會、碰撞、升華,閃現(xiàn)智慧之光。

  三、繁花似錦:幼兒園課程實踐的展示

  堅持以兒童為本,建構具有特色的、多樣化的幼兒園課程體系是廈門市思明區(qū)幼兒園課程建設和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理念和目標。“一走進思明區(qū)的幼兒園就感到‘大’和‘美’,‘大’是指把教育主題、教育課程做得很深入,并一直挖掘潛在的教育內容;‘美’是指環(huán)境布置非常精巧,色彩到位,并很好地運用三維空間,感覺很好。”這是一位外地參會教師的感慨。的確,這也正是思明區(qū)幼兒園課程建設的一個寫照:宛若冬日里盛開的繁花多姿多彩。

  會議期間,思明區(qū)五所幼兒園展示了十個集體教育活動,另有十余所幼兒園作開放式展示,各個幼兒園在課題研究、課程建設上的豐碩成果和教師先進的課改理念讓參觀者深受啟發(fā)。廈門市第一幼兒園創(chuàng)設“適宜幼兒發(fā)展的學習環(huán)境”,突出環(huán)境的教育性、參與性、均衡性,形成了以共同性課程為主,選擇性課程為輔的較完整的課程體系;廈門市實驗幼兒園在課程建設的過程中,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繼承發(fā)揚陳鶴琴“活教育”思想,倡導“玩中教,玩中學,玩中求進步”,逐漸形成以“主題探究活動”為主的課程模式;廈門市第九幼兒園以“幼兒閩南民間藝術教育”課題研究為切入點,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方面充分展現(xiàn)本土文化在幼兒發(fā)展中的優(yōu)勢作用,探索、建構具有濃郁閩南地域文化特色的課程實施體系;廈門市第四幼兒園注重對幼兒個體差異教育的策略研究,充分挖掘幼兒園一日活動的教育價值,其晨間區(qū)域性體育活動極富特色;廈門市華僑幼兒園在課程中時刻彰顯活動的整合觀和積極的兒童觀,以“五個關注閱讀”完善語言課程的建設:1.關注幼兒的發(fā)展,讀懂幼兒;2.關注教師自身素養(yǎng);3.關注傳統(tǒng)文化,社會熱點,幼兒園、班級資源;4.關注硬件環(huán)境和軟件環(huán)境;5.關注各方的合作學習。此外,其他多所在課程建設上各具特色的各級各類幼兒園同樣引起了與會代表的極大興趣。如,廈門市第十幼兒園以“工作坊”為課程實施途徑,創(chuàng)設一個個“實習場”實施主題探究性活動,以情景化的形式將主題探究與區(qū)域活動及社區(qū)生活、環(huán)境資源進行優(yōu)化與整合;廈門市日光幼兒園積極實踐陳鶴琴先生“活教育”課程論,利用鼓浪嶼豐富的自然、人文、社會環(huán)境資源,進一步拓展課程領域;廈門市科技幼兒園突出科技元素,關注和培養(yǎng)幼兒的科學素養(yǎng),全面構建幼兒園課程。

  與會代表通過實地考察,充分感受到廈門市思明區(qū)幼兒園課程建設的豐碩成果:注重園本、園際教研,以實踐研究為重點,大膽嘗試主題探究課程、游戲課程、混齡課程、開放課程等,促進課程改革和發(fā)展;積極構建園本課程體系,將多元文化、優(yōu)勢教育資源等不斷納入課程建設,建構具有濃郁地域特色、多樣化的幼兒園課程體系。同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幼教片區(qū)管理模式等都為思明區(qū)乃至整個廈門市的課程建設和幼教快速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本次會議,與會人員對我國幼兒園課程建設和管理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進一步明晰了幼兒園課程建設的相關理念,加深了對《綱要》精神的領悟。參加此次盛會,幼教工作者對課程建設和改革獲得了多維度的思考,對學習幼教專業(yè)理論的重要性及提升專業(yè)能力的緊迫性有了更深的認識。

  來源:《幼兒教育》(教師版)2007.2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陳曉紅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