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09-11-16 20:47:15
因此,作為一名老師又必須努力充當一名“醫(yī)生”,“診斷”課堂上出現的偶然性問題和意外的情況,機動靈活地實施臨場應變。
一、案例描述
這是中(一)班李老師的一節(jié)常識觀摩課<<烏龜>>教學片斷。
李老師為每組幼兒準備了一只烏龜,讓他們自由觀察烏龜的外形特征,孩子們非常興奮,紛紛暢所欲言。貝貝竟不由自主地學著烏龜爬起來,脖子一伸一縮,還爬得有模有樣的。同組的小朋友樂得哈哈大笑,竟相模仿。李老師一眼瞥見了坐在自己眼皮底下兩只手不停地做動作自得其樂的貝貝,向他使了個眼色,可他注意力都被烏龜吸引了,對老師的眼色全然不覺,老師只好不動聲色地過去,用手摸了摸貝貝的頭,并悄聲對全組的幼兒說:“小烏龜真可愛,呆會我們再來扮演它,好嗎?”貝貝看看老師的臉,總算明白了。
……
到了表演游戲<<龜兔賽跑>>的延伸環(huán)節(jié),孩子們爭先恐后地站在相應的場地扮演里面的角色,一次游戲后,烏龜和兔子交換角色,可是貝貝站在一邊不動,說:“我才不扮演兔子呢!因為兔子輸給了烏龜!”李老師一怔,說:“兔子確實有點驕傲,比賽的時候睡懶覺,所以輸了,可是它最后也知道自己錯了。如果再來一次比賽,我相信它再也不會睡懶覺了,還是個好孩子。”于是,貝貝愉快地戴上了小兔的頭飾。
二、簡要分析
從李老師的教學片斷中,我們可以看出:
1.提供條件。為孩子創(chuàng)設生動、真實、有趣的生活情境是孩子積極、主動、投入參與的前提條件,學生在看、摸、說、模擬多種感觀的具體實踐中自主活動,獲得大量烏龜的感性認識。
2.寓教于玩。針對孩子好玩、好動、好表現等特點,設計表演游戲,讓孩子在愉快的游戲氛圍中扮演角色,真正實現了“玩中學”,“學中玩”,不僅加深了對烏龜的認識,而且使枯燥的說教變得有趣、有味,在一定程度上拓展豐富學習內容,培養(yǎng)孩子的表現力。
3.循循善誘。當孩子對教師的行為發(fā)生抵抗情緒時,教師循循善誘,正面引導,較好地引導了貝貝不愿扮演兔子的偶發(fā)事件,并把其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和最短時間。
這些做法應大力提倡,但她的教育觀念尚未完全轉變。雅斯貝爾斯語,教育所關注的是“人的潛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并加以實現,以及人的內部靈性與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本來,李老師完全可以利用課堂的突發(fā)事件-----貝貝的表現,來引導孩子們進一步觀察烏龜的爬行特征?墒,她怕因此打亂了自已精心準備的教學方案,沒有靈活處理偶發(fā)事件,而是采取了較為隱性的制止,由此課堂出現了僵局。
三、反思角色
如何讓這節(jié)常識課更加充滿活力、生機和培養(yǎng)孩子的個性特長?
1.充當孩子張揚個性的支持者。
在孩子眼里,什么都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不要說他們對著貓兒、狗兒喃喃自語司空見慣,對著桌子、椅子、玩具之類的東西說個沒完的又少嗎?貝貝的個性其實最為豐富,模仿烏龜的爬行,最為投入,最為真實。他的投入專注行為被李老師追求所謂一節(jié)課的完整流暢,扼殺在搖籃中,剝奪了他的表現欲。蹲下來看孩子,許多幼稚可笑的東西,便會變得合乎情理,甚至會覺得孩子了不起。
2.充當孩子自我表現的激勵者。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鼓勵幼兒用多種方式,來表現自已的探索過程和結果,表達發(fā)現的愉快,并與他人交流分享。孩子時時刻刻渴望接受新的刺激,他們非常愿意嘗試各種新的活動。試想,如果孩子整天擔心成人指責,他們將生活在怎樣的焦慮和不安之中。蘇霍姆林斯基曾精辟的指出:“教育技巧的奧秘之一正在于,兒童從一個好教師那里很少聽到禁止,而經常聽到的是表揚和鼓勵的話。”教師的表揚是甘泉,滋潤著幼小的心田,教師的肯定是催化劑,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在貝貝學烏龜爬時,李老師如果能及時發(fā)現其中隱藏的教育契機,而不是對他貌似“離經叛道”的做法采用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予以處理,滿足貝貝自我表現的需要。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中不拘泥于一種學習思路,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使課堂不單純流于形式。
3.充當發(fā)生偶發(fā)事件的調控者。
課堂教學是一個復雜的人到人系統(tǒng),它充滿變化和問題。任憑事先如何周密設計,教師總會碰到許多新的“非預期性”的教學問題,教師若是對這些問題束手無策或處理不當,課堂教學就會陷入困境。因此,作為一名老師又必須努力充當一名“醫(yī)生”,“診斷”課堂上出現的偶然性問題和意外的情況,機動靈活地實施臨場應變。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