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幼教 > 幼兒園資源 > 教學論文 > 語言教育論文 > 正文

全語言教學理論探索

來源:來自網絡 2009-11-25 15:45:03

說兩句

  導讀:在戶外游戲時段增加讀寫材料。全語言教育家指出幼兒功能性書寫的需求,尤其是做表格及書寫指示的需求,會延伸到戶外游戲中。

  全語言已成為國際幼兒語言教育的代表性理論,并“在美國、加拿大等國引起了教育改革運動,成為幼兒及小學課程的一股潮流”。“whole”的原意是“所有的、完整的、完全的”,是針對語言及語言學習而言的,這個詞很好地體現了該理論的核心精神——語言是完整的、整體的,不可分割成孤立的語音、字、詞和句子片斷;語言的學習也是完整的,應包含對學習者個人有意義的語言而不可被劃分成內容或技巧的部分;語言的學習應在完整的情景、真實的言語實踐中,在完整的語言觀的統(tǒng)領下通過整合的語言學習逐漸建構起來。研究全語言將為我們更好地理解我國幼兒語言教育提供理論基礎和可以借鑒的實踐模式,并發(fā)現其對我國幼兒語言教育的啟示。

  一、全語言教學理論的理論基礎

  全語言理論受主張自然的、以兒童為本位的教育哲學觀、主張整體化的課程觀、兒童語言獲得理論及生成讀寫的影響,尤其是后兩者對全語言的形成與發(fā)展影響較大。

  (一)主張自然的、以兒童為本位的教育哲學觀全語言主張自然的、以兒童為本位的觀點可追溯

  到盧梭、裴斯泰洛齊、福祿貝爾和杜威的教育思想。盧梭認為教育應以兒童為本位,順應自然。裴斯泰洛齊主張教育應讓兒童獲得直接的經驗,使其各項能力得到自然均衡的發(fā)展。福祿倍爾認為教育的功能在于引導幼兒天賦能力的發(fā)展,發(fā)展其內在的本性與潛能。杜威主張教育的本質就是生長,兒童的生長應以兒童為中心,依照其興趣與能力來培養(yǎng),并注重做中學。

  (二)主張整體化的課程觀

  對全語言課程的整合觀有很大影響的是杜威的課程觀點。杜威認為學校應重視課程整體化教學,應把數學、歷史等科目聯(lián)系起來,并按照這些科目在現實生活中發(fā)生聯(lián)系的方式來組織。

  (三)兒童語言獲得理論

  兒童語言獲得理論認為語言的獲得是建構的過程,這為全語言教學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該理論認為語言的獲得既需要先天的語言能力和一定的生理成熟與認知的發(fā)展,更需要在交往中進行;兒童是積極主動的語言建構者,語言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學習得來的,而是在兒童的當前認知機能與當前語言和非語言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不斷建構的;語言獲得和通過語言學習是統(tǒng)一的。

  (四)生成讀寫(EmergentLiteracy)

  新西蘭學者瑪麗·克雷(MarieClay)1996年在其博士論文《生成的閱讀行為》(EmergentReadingBehavior)中第一次使用了“生成讀寫”一詞。持生成讀寫觀的研究者認為“Emergent”即“生成性”這個詞很好地體現了生成讀寫的核心精神:成為能讀會寫的人是一個連續(xù)的生長過程。古德曼(YettaGood—man,1986)曾將這個過程形象地比喻為“不斷成長的大樹”。

  生成讀寫的主要觀點如下:

  1.兒童學習讀寫和學習口語一樣是在生活中進行;

  2.讀寫發(fā)展是一個社會歷程,人際互動關系是幼兒早期讀寫發(fā)展的社會基礎:

  3.幼兒是讀寫學習的主動的參與者和建構者;

  4.閱讀和書寫相互關聯(lián)發(fā)展。

  二、全語言教學理論的特點

  (一)完整性

  完整性是全語言教學理論的核心,指的是語言本身的完整性和語言學習歷程的完整性。、

  1.語言本身的完整性

  全語言理論認為學習語言首先要保留語言本身的完整性,傳統(tǒng)語言教育的由下而上的學習觀(學會了每一個部分,就學會了整體),強調學習語言的細節(jié),忽視意義的溝通??這都是與孩子們先前由口頭語言經驗所發(fā)展出來,有關如何寫具有功能性的完整文章的概念前后矛盾的。因此,全語言幼兒園提供給幼兒完整的語言材料,例如,完整的句子、文章、語言事件的對話等,強調通過完整的文學作品來陶冶幼兒的情操,使幼兒獲得信息及完整文章的概念。其次,全語言理論認為,每一種語言形式對使用者而言都是一組可貴的語言資源;說話方式不同的4月

  1.人,語言能力并非有高下之分。

  因此,要保留語言的完整性,不能因為說鼯者缺乏社會地位,就不認同某些語言、方言和特定的語言形式。

  2.語言學習歷程的完整性

  全語言教育家認為聽說讀寫的發(fā)展是不可分割的,是統(tǒng)整的。例如,古德曼曾指出所謂必須先學會閱讀,然后才能學習其它事物,是一種錯誤的說法。幼兒借著語言學習各項事物的時候,同時也學會了聽說讀寫,以及語言本身的形式結構。這三件事同時發(fā)生,而且發(fā)生在真實的語言事件中。因此,全語言幼兒園讓孩子因為需要而從事聽說讀寫的活動,進行整體教學。

  (二)真實性

  真實性是全語言的本質.包括語言本身的真實性和語言學習的真實性。

  1.語言本身的真實性

  全語言認為傳統(tǒng)的語言教育提供給幼兒的是屬于他人經驗的語言,與幼兒的實際生活不相干,不具任何社會功能;應提供給幼兒屬于自身經驗的,與其自身相關的、具有社會性功能的語言。

  2.語言學習的真實性

  在全語言幼兒園里,全語言教師采用的是來自于生活的各式各樣真實的材料,并讓幼兒在參與閱讀及寫作的真實情境里,自然地學到閱讀及書寫的概念。在全語言課程中這種真實性主要表現在讓幼兒在各種活動中,特別是游戲中自然地獲得語言。

  (三)建構性

  建構性是全語言教學的基礎。全語言教師認為幼兒讀寫的發(fā)展是充滿活力的建構性的歷程。例如,全語言幼兒園沒有一套適用于所有孩子的“按部就班”的寫作課程。全語言教師欣賞“孩子們正在建構書寫”的行為,他們確信幼兒出現的錯誤是幼兒自然發(fā)展和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學生經過適當的閱讀和書寫課程,一定能學會傳統(tǒng)的拼字及書寫,而自己的職責就是接納在各個寫作發(fā)展階段的孩子,視他們都是小小作者,提供時間、材料,為小小作者準備一個互動環(huán)境,協(xié)助幼兒自己去學習并創(chuàng)造,而不是直接去教他們寫什么,如何寫”。再如,全語言幼兒園的各種活動區(qū),特別是圖書區(qū)與書寫區(qū)的安排也都體現了建構的觀點。全語言教師將圖書區(qū)安排成受幼兒歡迎的、生動的社會場所。讓幼兒在其中和書本或故事書互動,借此來協(xié)助幼兒探索閱讀材料。對書寫區(qū)的安排來說,全語言教育者認為一個成功的書寫區(qū)最重要的本質在于書寫的理由,不僅止于物理情境的布置(要能協(xié)助幼兒成為小作者),還要能讓老師能與幼兒互動。

  (四)以兒童為本位

  以兒童為本位是全語言的出發(fā)點。首先,全語言認為應讓兒童擁有語言學習的自主權。全語言教育者認為要做到這一點,除了要讓學習者感到語言學習是具有個人意義的、有用的、有趣的,還要讓學習者有使用語言的自主權。他們可以決定使用語言是為了什么目的、如何去使用及何時使用等,而教師也應尊重學生的這些權利。其次,全語言認為應尊重兒童的個別差異,如他們是誰、來自何處、說話的方式、閱讀的內容及入學前的經驗等等,特別是兒童語言發(fā)展的個別差異。教師“不應該對孩子施予行為修正或嚴格訓練,將他們變成長相、行動和說話等都很像的芭比娃娃和肯恩娃娃”。最后,全語言提倡對兒童進行縱向的評價。全語言幼兒園的教師會在非正式的情況下觀察并做評價,將觀察結果作為評價和修改教學計劃的依據,同時也幫助兒童發(fā)展自我成長的評量,讓他們明白自己的語言使用是不是成功。再如.給那些常常焦慮“孩子是否學到基礎技巧”的家長、老師及行政人員看孩子的寫作作品以及孩子閱讀的磁帶,或邀請他們直接觀察孩子的進步。他們認為這樣可以幫助家長及行政人員了解孩子所犯的錯誤正顯示出他們背后的能力、發(fā)展中的長處及全語言的效果。

  三、全語言教學理論在幼兒園課程中的運用

  (一)主題式單元

  全語言幼兒園的課程是以主題式單元為核心架構的。所謂主題式單元,即是以幼兒的興趣、需要及發(fā)展為出發(fā)點選擇、確定主題,依照主題為中心來安排一天的作息,將主題融入到各段時間和活動內,并以主題來統(tǒng)整不同領域的活動、安排課程。主題可以是科學的、文學的、社會的、藝術的、人類的、物理的,或結合數種為一單元。主題式單元發(fā)展的幼兒讀寫經驗包括:分享式的寫和讀、朗讀和反應、獨立的讀以及獨立的寫。這些經驗呈現在幼兒園的集體活動、分組活動、個別活動和游戲活動的課程架構中。整合式的主題單元能夠讓幼兒在學習各領域知識的同時將語言整合入學習活動中,從而使語言學習和通過語言學習達到統(tǒng)一;為幼兒提供機會選擇真實又相關的活動,讓幼兒參與計劃、從事建構性的研究活動,從而融入一個完整的探索研究的活動氣氛中;同時,因為主題提供調查,語言使用和認知發(fā)展的焦點,從而讓幼兒把學到的視為整體的一部分,而不是在一個學科領域下支離破碎的信息。因此,可以說這種整合式的主題單元充分體現了全語言的完整性、真實性、建構性和以兒童為本位的特征。

  (二)游戲

  游戲是全語言幼兒園課程最實質的部分。在全語言幼兒園里,整合式主題單元教學實踐活

  動主要是在游戲時間進行的,游戲是全語言課程的重要實施環(huán)節(jié)。每天,全語言教師都會為孩子安排自由游戲的時間,且孩子從人園開始一整天都能自由游戲。全語言教師一般都會在作息表上標出游戲時間。在保證游戲時間的前提下,全語言教師認為最重要的是要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種從容不迫、支持性的游戲氣氛,并在必要時積極投入于其中,鼓勵、支持、引導幼兒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進行建構性的學習。全語言教育家特別指出除了保證充裕的游戲時間以及有成人(老師)鼓勵游戲者以外,還可以通過在游戲時間增加書寫材料為幼兒提供更好的全語言環(huán)境。如:

  1.幼兒來園時段增加讀寫材料。如孩子早上來園時段可以使用出席板,在幼兒名字旁邊放上一個小衣夾,或者老師可以在一個海報板上面貼上放圖書卡的小口袋,每個口袋外面都印有小朋友的名字,孩子們可以把他們的名字放在這個小口袋里,這種方式可以讓幼兒練習閱讀自己的名字(ug}llin&Martin,1987)。全語言教育家認為隨著在幼兒來園時間讀寫材料的增加,孩子們漸漸能把閱讀與書寫視為一天中一個自然的開始。

  2.在自由游戲時段增加讀寫材料。例如,研究者觀察到在烹飪區(qū)增加食譜及蛋糕裝飾的書籍后,幼兒會注視書中的圖畫,念一些常見的名詞(例如蛋糕、面包),然后翻閱食譜假裝在閱讀。

  2.在戶外游戲時段增加讀寫材料。全語言教育家指出幼兒功能性書寫的需求,尤其是做表格及書寫指示的需求,會延伸到戶外游戲中。例如。有個叫埃里克的小孩發(fā)現了一個展現自己權威的新方法,他寫下玩籃球的規(guī)則,并把它貼在籃球架的背面?傊Z言教師會竭力創(chuàng)造讀寫的游戲環(huán)境,以自然地促進幼兒讀寫的發(fā)展。

  (三)小組活動時間

  在全語言幼兒園里,“小組活動對孩子來說,就是說話時間、分享時間、格格笑的時間、或‘聊些新玩意’的時間。對老師來說,它是一個為孩子探究新主題、娛樂、給予新知,以及啟發(fā)好奇心的時刻。老師利用小組活動,培養(yǎng)小朋友的群體意識,安排一天中的特定活動,或是分享和主題有關的知識和新資訊。”組活動通常為20-30分鐘,但由于全語言以幼兒為本位,所以其時間長短和互動形態(tài)都是為幼兒設計的,會隨著年齡及幼兒的興趣與能力不同而有所

  不同,是一段彈性的時間。全語言教師珍視小組活動,認為最重要的是小組活動為孩子們提供了舒適地坐在一起成為一個班級團體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幼兒學會通過積極參與傾聽并回應老師的指示以及和其他小朋友互動、溝通,這種互動與溝通為幼兒語言發(fā)展提供了無限可能性。因此,全語言教師把小組活動看作一段促使幼兒成為傾聽者、談話者、閱讀者以及書寫者的寶貴時間。例如,當孩子們坐好,小組活動的開頭歌曲結束之后,許多全語言老師就開始征求一些新聞報告,來引導孩子說話。孩子可能會做一個氣象報告,或展示一些自己的或家人的新物品,或是宣布當天教室里安排的特殊事件。全語言教師認為在這一過程中,雖然無法強求幼兒成為良好的傾聽者,但的確可發(fā)展幼兒的傾聽能力,同時幼兒一邊把老師看成溝通的模范角色,一邊學習組織自己的思想和向他人報告信息的方法,發(fā)展自己的談話能力。

  眾所周知,幼兒期是人的一生中語言發(fā)展與運用的關鍵時期。烏申斯基曾說:“語言是一切智力發(fā)展的基礎和一切知識的寶庫,因為對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從它開始,通過它并回復到它那里去。”由此可見,語言教育在個體發(fā)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全語言教學理論作為一種基于多種教育學、心理學、兒童語言獲得理論綜合而成的、內涵豐富的語言教育理論,對我國當前的幼兒語言教育理論不無啟迪。

  作者:朱琳琳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