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孕育指南 > 分娩期 > 產后恢復 > 正文

產后媽媽怎樣盡快恢復身材

來源:幼教網 2009-12-01 18:35:03

說兩句

  愛美的媽媽,不管順產還是剖產都希望身材能夠盡快的恢復過來。但是這種事情是不能著急的,我們需要步步為營。否則,就會賠了夫人又折兵了——身材恢復不了,還落下一身病痛。那么,就沒有快捷一點的修身辦法?在此為大家搜集了廣大網友的心得讓媽媽們盡快恢復。

  一、順產運動

  1、腳踝運動:

  時間:產后第一天。

  做法:平躺于床上,后腳跟貼地板,伸長腳尖,兩腳底對碰,彎起兩腳底。

  2、呼吸運動:

  時間:產后第一天。

  做法:平躺全身放松,膝蓋彎曲,用腹肌力量從鼻子深呼吸,以口緩緩吐氣。

  3、腹直肌分離矯正:

  時間:產后第一天。

  做法:同呼吸運動,吐氣時將頭抬高,但不可抬肩,同時用交握的雙手將腹直肌向中線推擠,吸氣時回復原姿勢,并松弛腹部,不能把肩抬高。

  4、骨盆搖擺:

  時間:產后第一天。

  做法:平躺床上,稍稍弓起背部,使骨盆腔向上懸起并左右搖擺?沙C正脊柱前彎及下背痛。

  5、頸部運動:

  時間:產后第二天。

  做法:平躺,四肢伸直,將頭向前屈,使下額貼近胸部,再將頭慢慢放下。

  6、胸部運動:

  時間:產后第三天開始

  做法:仰臥地面,身體及腿伸直,慢吸氣,擴大胸部,收下腹肌,背部緊壓地面,保持一會,然后放松,重復5~10次。

  目的:幫助胸部肌肉收縮,預防乳房下垂。

  7、乳房運動:

  時間:產后第七天開始

  做法:兩臂左右平伸,然上舉至兩掌相遇,保持手臂伸直,停止數(shù)秒后,再回到左右平伸重新開始,每日十次。

  目的:幫助乳部肌肉收縮及富有彈性,防止乳房下垂。

  8、腿部運動:

  時間:產后第五天開始

  做法:平躺在床上,輪流抬高雙腿與身體成直角,待產后體力稍有恢復時,可同時抬起雙腿,重復5~10次。

  目的:幫助腿部及會陰部肌肉收縮。

  9、臀部運動(一):

  時間:產后第十五天開始做,每月做十次即可。

  做法:平躺在床上,右膝屈起,使足部盡量貼近臀部,然后再伸直放回原位,左右兩腿交替動作。

  目的:幫助臀部肌肉的收縮。

  10、臀部運動(二):

  時間:產后第十~十五天開始做,每次十次。

  做法:平躺在床上,將雙腿屈起,慢慢的將臀部向上抬起離地,以腳跟及肩部支持片刻,然后慢慢的放下還原,重復數(shù)次。

  目的:同(一)

  11、腹部運動:

  時間:產后半個月后開始

  做法:平躺在床上,兩手交叉于胸前,慢慢坐起,同時保持雙腿并攏,待體力完全恢復后,雙手可放置在頭后再坐起,似仰臥起坐的動作,重復數(shù)次,每日二次。

  目的:幫助腹部肌肉收縮。

  12、凱格爾運動:

  時間:產后一周后開始。

  做法:剛開始練習時,可以仰臥在床上,身體放松,專注于提肛收縮的動作。特別要注意的是雙腿、雙臀、腹肌不能用力;體會骨盆底肌的收縮動作后,將收縮的動作專注在陰道、尿道上,持續(xù)重復著一縮一放的頻率。每天做骨盆底肌運動1~2回,每回10分鐘。

  目的:當練習持續(xù)6~8周左右時,不但陰道肌肉會呈現(xiàn)較為緊繃的狀態(tài),對于陰道的敏感度也會有所增進。等到熟練之后,做此運動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坐、站或是躺著都可以。

 

[NextPage]

  產后塑身要起跑啰!

  產后媽咪要美胸:從孕期開始,媽咪最好能選擇孕婦專用的胸衣為佳,這樣才能支撐因為懷孕而變飽滿的乳房,并且在產后還能保持乳房的堅挺。

  幸孕草提醒:動態(tài)運動要注意。產前有運動習慣者,在產后休養(yǎng)過后便可繼續(xù)自己喜歡的運動來進行減肥,如果平常沒有運動習慣者,建議可以先從較靜態(tài)的柔軟操或是走路之類較溫和的運動開始進行,如果像是有氧舞蹈這類較為激烈的運動,最好一次的量不宜過大,以免身體一時負荷不了,產生不良反應,另外,喜愛游泳的媽咪,也要事先請教醫(yī)師陰道生產的傷口是否己完全痊愈,以免下水后而遭到感染。

  二、剖產恢復

  據醫(yī)生說,剖腹產的媽媽產后最大的問題不是減肥,而是注重身體的恢復。因為這是在身體上動刀子,恢復的情況是首先關注的。

  產后6小時以內:

  躺著的姿勢:術后回到病房的媽媽需要頭偏向一側、去枕平臥。去枕平臥的原因是大多數(shù)剖腹產選用硬脊膜外腔麻醉方式,術后去枕平臥可以預防頭痛;同時,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還可以預防嘔吐物的誤吸。護士會將尿管引流袋及輸液管妥善固定放置在合適的位置,并在產婦臀下墊好衛(wèi)生巾,還會定時為產婦按摩子宮,觀察子宮收縮和陰道流血情況。

  腹部放置沙袋:有時護士會在產婦的腹部放置一個沙袋,這樣做是為了減少腹部傷口的滲血。護士們會按規(guī)定每隔一段時間為產婦測量血壓,查看面色,測量脈搏和體溫,每隔一段時間觀察小便的顏色、尿量的多少、尿管是不是通暢等等,并將這些情況記錄下來。

  及時哺乳:寶寶餓了,護士會把他抱給媽媽,媽媽一定要將這最珍貴的初乳喂給寶寶。這是值得回味的經歷,留給寶寶也留給自己。寶寶的吸吮還可以促進子宮收縮,減少子宮出血,使傷口盡快復原。

  禁食:在術后6小時內應當禁食。這是因為手術容易使腸子受刺激而使腸道功能受到抑制,腸蠕動減慢,腸腔內有積氣,因此,術后會有腹脹感。為了減輕腸內脹氣,暫時不要進食。

  產后第一天(6小時以后)

  躺著的姿勢:產婦產后平臥6小時以后就可以枕枕頭了,這時最好采用側臥位,可以將被子或毯子墊在背后,使身體和床成20~30度角,這樣可以減輕身體移動時對傷口的震動和牽拉痛,會覺得舒服一些。

  止痛的辦法:麻藥勁過了以后,大多數(shù)產婦會感覺腹部傷口疼痛,這時可以請醫(yī)生開些處方藥,或者可以使用陣痛泵緩解痛苦。

  盡快進食:剖腹產6小時后可以飲用一些排氣類的湯,如蘿卜湯等,以增強腸蠕動,促進排氣,減少肚脹,同時也可以補充體內的水分。但是,一些容易發(fā)酵產氣多的食物,如糖類、黃豆、豆?jié){、淀粉類食物,應該少吃或不吃,以防腹脹更加嚴重。

  盡早活動:此時特別需要注意保暖以及各種管道的暢通情況;勤換衛(wèi)生巾,保持清潔;腹部的沙袋需放置8小時;12小時后,產婦在家人或護士的幫助下可以改變體位,翻翻身、動動腿。術后知覺恢復后,就應該進行肢體活動,24小時后應該練習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動,條件允許還應該下地走一走,運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使傷口愈合更加迅速,并能增強胃腸蠕動,盡早排氣,還可預防腸粘連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產后第一個星期

  大量飲水:產后的三到五天內,媽媽的身體還是很虛弱。傷口仍然疼痛,年輕的媽媽會有便秘和腫脹的感覺,這是麻醉所引起的,因此大量飲水是非常必要的。最好引用熱茶和不低于室內溫度的水,這些都能促進腸子的蠕動。

  及時排便:剖腹產后,由于疼痛致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及時排泄,容易造成尿潴留和大便秘結。因此更應該按正常的作息,養(yǎng)成習慣,及時大小便。

  請家人都來幫忙:剖腹產的媽媽一般是5-7天出院。在出院之前,年輕的媽媽需要找好能夠幫助她共同分擔家務勞動、做飯和帶孩子的幫手。最好是爸爸能夠休假,或者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和外婆能夠提供幫助。因為,剖腹產分娩的媽媽比自然分娩的媽媽需要更多地“做媽媽了的感覺”,因此她們常常抱著孩子不放手,所以其他的工作應該有人為她分擔。

  飲食:當產婦排氣后,飲食可由流質改為半流質,食物宜富有營養(yǎng)且容易消化。可以選擇蛋湯、爛粥、面條等,然后依產婦體質,飲食再逐漸恢復到正常。這個階段千萬不要急于喝一些油膩的下奶湯,例如雞湯、肉湯等等。

  分娩后兩個月內

  鍛煉:可以開始做一些運動骨盆的體操了,這是非常簡單但效果很好的練習:媽媽們先嘗試收縮陰道的肌肉,然后嘗試著上提陰道,數(shù)到第十下的時候,再放松。

  不要負重:現(xiàn)在寶寶是年輕母親時候中的一切。這個時候,不要提舉任何比自己的寶寶更重的東西,而隨著寶寶在一天天地長高、增重,媽媽的力量也在逐漸增強。分娩兩個月左右可以嘗試走樓梯了,一天之中上、下一層樓足夠了,剛開始的時候甚至要比這個運動量還要小。

  不要自己開車:在產后的頭兩、三個星期不要自己開車。踩離合器、剎車和油門此時對新媽媽來說還是一件費勁的事情,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很可能不能作出迅速的反應。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