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09-12-14 22:46:13
有了游戲的伙伴,阿智打人的壞習慣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改變。
案例:
四歲的的阿智,相對于同齡兒童來說確有不少特別之處,如:無緣無故打人,搶玩具,欺負同伴,常搞破壞等等。也因此成了小朋友們的被告。在集體活動中,阿智常會在座位上吵鬧,打斷老師的話,對正常的教學活動造成不良影響。班里另外一些家長為了不使孩子吃虧,就讓自己的孩子不要和阿智玩。為此,小朋友們都不喜歡和他一起游戲,阿智很孤單。
分析:
1、媽媽的“防衛(wèi)”理論。阿智的媽媽非常溺愛孩子,平時總擔心阿智被人欺負,時常向他灌輸自己的“防衛(wèi)”理論:誰要打你,你就打他,這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屬于“正當防衛(wèi)”。由于媽媽的這種觀念和思想教滲透,養(yǎng)成了阿智“惟我獨尊”的性格。
2、自控能力不強。四歲的孩子,其行為常會被情緒制約,多為無意的習慣性行為。阿智“打人”已成習慣,盡管已經(jīng)知道不對了,他還是時不時地無意地做出攻擊性行為。
3、被“冷落”后尋求“關(guān)注”。阿智表現(xiàn)出來的許多行為特征可能與成人的過多關(guān)注有關(guān)。他已習慣于成為人們注意的焦點,一旦別人不注意他,他就會感覺被忽視,就會做出一些過激反應(yīng)(包括侵犯行為)以引人注意。同時在幼兒
>園里,小朋友常常出于害怕而疏遠他,滿足不了交往需要的他便只好以新的攻擊性行為來引起同伴的注意,如此這般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對策:
1、做思想工作,取得家園教育觀念的一致。.造成阿智經(jīng)常打人的主要原因是受家長所謂的“正當防衛(wèi)”論的影響,因此,老師必須先和家長取得認識上的一致。我首先和家長進行了交流,指出他們的“正當防衛(wèi)”論在幼兒園是不適宜的。幼兒由于他們的生理、心理特點,不可能和成人一樣能用比較適宜的方法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有些幼兒只是想和別人表示友好,可是,他的動作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想侵犯別人;有些幼兒不太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愿望,更多的只能依賴于動作,造成許多理解上的偏差。我們列舉了許多在平時工作中遇到的事例,讓家長非常信服地接受了我們的觀點。我還讓家長了解到教師與家長矛盾的教育觀念在比較敏感的遠遠身上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教師和家長應(yīng)盡可能在教育觀念上達到共識,使阿智接受一致的要求,避免形成雙重人格。另外,我們同班的老師也注意及時交流有關(guān)的阿智的日常情況,共同分析阿智的行為動機及其需要,制定適合他個體發(fā)展的目標、要求,保持教育的一致性,盡可能減少矛盾的教育方式所帶來的負作用。
2.轉(zhuǎn)移關(guān)注點,放大和鼓勵進步。阿智的攻擊性行為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強而表現(xiàn)出來的無意識的失控行為。針對他的這一特點,我認為如果過分關(guān)注他,只會擴大他的問題和缺點。如果就此采取一些特別的措施,反而會使他感到自己與其他小朋友不一樣,是個不好的典型,從而更加導致他不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因此,在他出現(xiàn)無意識失控行為時,我會設(shè)法加以阻止,但決不斥責他,也不實施壓服教育,以免因自己的主觀臆斷而傷害他。然后,再找適當?shù)臋C會,了解他的行為動機,耐心地告訴他同伴間的相處之道,暗示他努力改正缺點。當他稍有進步時,我便馬上予以表揚、鼓勵,讓他逐步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愛和信任。
3.改善伙伴關(guān)系,逐漸改掉不良習慣。改善伙伴關(guān)系,能減少阿智的焦慮情緒,也有利于他的進步。為此,我盡量不在同伴面前損害他的自尊心,注意挖掘他的“閃光點”,有意識地樹立他在集體中的威信,讓同伴真正親近他、接納他。如當他帶來一件新奇的玩具時,我就專門請他介紹、演示玩法并指導同伴玩;當他從家中帶來圖書時,我就立即把放在書架上。通過種種辦法,使他在和諧友好的氣氛中釋放焦慮的情緒,感受到集體生活的快樂。有了游戲的伙伴,阿智打人的壞習慣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改變。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