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ol 2011-08-18 09:32:16
玩也是一種學問
杭州市教科所干亞莉老師說,有調(diào)查表明,有同伴玩是孩子去學校最重要的原因,但卻往往被成人忽視,甚至貶稱“就知道玩!”其實,家長對低年級的孩子,不必“斤斤計較”成績的一分兩分。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也是學習。在玩中,他們懂得了“游戲規(guī)則”。
至于行為習慣方面,家長告訴孩子小學的基本要求,不再是幼兒園的“松散”,也是有必要的。
這么小就知道,考上大學找好工作
還有不少孩子的答案“老氣橫秋”,他們不假思索地回答:“能夠考上好的大學”、“長大了就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長大了就能賺錢”。有的孩子還回答得更具體,甚至用到了“反面教材”:“媽媽說了,找不到好的工作,就只能去討飯了。”
別讓結果“指揮”過程
干亞莉老師說,學會生存,這是社會對一個孩子最起碼的要求,考上好的大學、找到好的工作,本身是無可厚非的。但在這種狹隘的教育價值觀指導下,隨著年級的升高,孩子的學習興趣逐年下降。其實,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是尋找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過程。家長要關注的是這個過程,和老師一起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而不是鎖定一個固有的結果,任結果來“指揮”過程。
始業(yè)教育要持續(xù)兩個星期
開學了,杭州天成教育集團水湘校區(qū)迎來了很多新面孔。這些孩子第一天進學校在五花八門的“表演”中開始了自己的小學生活。
鏡頭“要不回幼兒園也行”
一大早,家長們準時把孩子送到學校來報到;蛟S是害怕陌生環(huán)境的緣故,一個小男孩剛來報到就吵著爸爸說要回家,“要不回幼兒園也行”。一旁的爸爸和老師哭笑不得,好不容易讓他答應留下來,但眼淚還是在眼眶里轉(zhuǎn)。
老師點評:上小學,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一個較重大的轉(zhuǎn)折點,除了在物質(zhì)上幫助孩子做好準備外,還要營造入學的情境,讓孩子對小學產(chǎn)生向往,對父母減少依賴。平時,家長在和孩子的聊天中,要不時傳遞這樣的信息:“你長大了,上小學了,爸爸媽媽真高興!”讓孩子知道,父母為自己的成長高興,為自己上小學自豪。
穿著拖鞋來上學
第一天報到,有幾個小朋友對學校要求不了解,穿著拖鞋來上課。老師告訴他,以后不能穿拖鞋來上課,要換成涼鞋。他嘟嘟嘴,摸摸后腦勺:“幼兒園里老師都不管我的呀。”
老師點評:剛剛進入學習生活,孩子既新鮮又忙亂。看課程表理書包、削鉛筆、排隊、寫作業(yè)、做課前準備、上廁所、拿餐盤、洗澡、穿衣服、鋪床疊被……給他們時間,讓他們自己動手從細節(jié)做起,一定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上演“捉蟑螂”大戰(zhàn)
上課10多分鐘后,就有孩子開始做小動作了。一個調(diào)皮的小男生在老師眼皮底下左顧右盼,然后旁若無人地回頭跟另一個男生打鬧。被點名后,才老實了一會,沒幾分鐘又“原形畢露”了。這時,有個女生突然報告老師說“有蟑螂”,在學生中間引起一陣騷動。這個男生“如獲至寶”,馬上鉆到課桌底下,課堂上頓時上演了一場“捉蟑螂”大戰(zhàn)。
老師點評:有事要舉手報告,不隨意離開教室、不隨意離開座位,這些課堂常規(guī)對一年級新生來說還是很陌生的。不能批評他們,要讓他們明白“遵守課堂紀律是一個小學生最光榮的舉止”。
學校動作:開學后兩個星期時間專門做幼小銜接
學校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年開學新生最難“管”,他們習慣了幼兒園和家里的自由生活,一旦被約束還需要一個適應期,“包括個人穿著、衛(wèi)生、文明禮貌等方面,老師們都要從零開始教起”。
上小學后,孩子上課和完成作業(yè)都需一定的堅持性,因此學校安排開學后的一到兩個星期時間,專門做幼小銜接,教會孩子最基本的生活習慣、紀律和文明常識。學校在讀的學生基本都是外來務工者子女,很多孩子連幼兒園都沒上過,所以在“銜接”方面,學校要承擔的工作更多。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