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12-07-13 17:14:34
二、家庭是兒童挫折教育的后備力量
家庭是兒童成長的搖籃,又是塑造兒童情感、意志、性格、品德和心理素質的重要場所。兒童的挫折承受力,總能或多或少地找到家庭的烙印。
1、創(chuàng)設挫折情境,加強受挫體驗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和教育的需要,有計劃地設計適度”和“適量的挫折情境,提出某種難題,設置一些困難,或教給讓孩子完成一些有難度的任務,要求孩子們動手動腦來解決矛盾問題、克服困難,完成任務,進行加強意志、魄力和挫折排解力的訓練,最終使自己他們能經受住任何殘酷的打擊,從而使兒童得到鍛煉提升心理素質。人為挫折情境具有預防性和針對性,能彌補自然挫折情境的不足。
2、在嘗試挫折游戲活動中,加強兒童挫折承受力的培養(yǎng)
游戲是兒童最喜歡的活動,對兒童心理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②。與同伴交往結合起來開展挫折游戲應與同伴交往結合起來,讓兒童接受和掌握戰(zhàn)勝挫折的方法有利于兒童更快接受和掌握戰(zhàn)勝挫折的方法。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兒更好地認識他人和自己,同伴交流也能夠幫助他們兒童更好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如通過在進行角色扮演的游戲時,體會不同的心理感受。家長可以指導兒童分析不同心理感受產生的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兒童的毅力與耐心的得到考驗與鍛煉,提高挫折承受力。
三、社會是兒童的挫折教育的強化力量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大眾傳播媒介、社會輿論和社區(qū)文化等對兒童的影響越來越大,正在它們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兒童的各種生活方式與思維觀念。對兒童進行挫折教育,政府要從宏觀上建設良好的教育大環(huán)境。應該可以多多宣傳戰(zhàn)勝挫折的故事,形成良好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和輿論。另外,社區(qū)也會對兒童挫折承受力的形成產生重要的影響,社區(qū)的應該形成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和風俗習慣,它潛移默化地影響每個社區(qū)的成員,從而促使人們的行為相互協(xié)調一致為兒童成長提供良好的社區(qū)文化和氛圍。社區(qū)的人際交往對于兒童的思想個性、心理素質的形成與發(fā)展的有獨特的影響。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