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12-08-03 16:51:01
2、滿足孩子的收集欲
為什么在大人眼里平淡無奇,甚至是“破爛”的東西,卻是孩子心中的寶貝呢?其實孩子收集“破爛”的行為,表現(xiàn)出他對大自然中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在孩子的眼里,普通的一顆小石子就是一粒閃光的寶石,一片干枯的樹葉也是美麗無比的神奇樹葉,如果成人輕率地將這些看來毫無價值的東西扔掉,就有可能扼殺孩子的好奇心。何不因勢利導,充分發(fā)揮這些“寶貝”的價值呢?
和孩子一起制作收集冊。挑選一本厚重的冊子,和孩子一起將撿來的樹葉、花朵等固定在冊子上,并幫助孩子寫出名稱或者撿拾的地點。如果孩子感興趣,還可以引導他去了解樹葉、花朵的名稱,比較其異同點。日積月累,孩子在無形中豐富和擴展了自然知識。
建立一個小型的展覽中心。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利用窗臺、架子或者開辟出房間的一個角落,專門存放孩子收集來的各樣東西。和孩子一起分門別類地將收集品擺放起來,并用標簽加以說明。
和孩子一起玩創(chuàng)意游戲。把撿來的石子洗刷干凈,按照大小、顏色、形狀分類,或是用畫筆在石頭上任意涂抹,畫出孩子心目中最美麗的石頭圖案。找一張白紙,把孩子收集的樹葉貼在紙上,做成簡單的樹葉標本,或者任意組合成不同的圖案。在這樣玩玩做做中,孩子會學到關(guān)于石頭和樹葉的很多知識,更為重要的是,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會愈加旺盛,并促進其智力的發(fā)展。
3、積極回應孩子的問題
“螃蟹為什么會橫著爬?”“太陽怎么不掉下來呢?”......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語言表達能力的增強,他和成人的對話中增加了許多的問號,“是什么”“為什么”“會怎樣”等類似的問題五花八門,搞得大人很頭疼。成人應注意傾聽,做忠實的聽眾。孩子問問題的時候,成人采取不理睬、厭煩甚至嘲笑的態(tài)度會使孩子感到沮喪,從而放棄了對問題的提問,使孩子的好奇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漸漸泯滅了。因此,切忌“你怎么這么煩呢!”“你沒看我正忙著嗎,一邊玩去!”“你真傻!”等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語。孩子提問題的時候,你應該放下手頭的事情,做出注意傾聽孩子說話的姿態(tài):彎下腰,目光注視孩子,用點頭和微笑鼓勵他,并且用語言表達對問題的興趣,如:“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哦!”“是嗎?”等。
如果您知道問題的答案,當然可以直接告訴他。對孩子的問題不要敷衍了事,特別不宜用一些荒誕的、不科學的內(nèi)容灌輸給孩子,以免他形成對事物的錯誤認識。如果不知道的,您應如實地告訴孩子,這個問題,我也不太清楚,讓我查一查書再來告訴你。對于年齡稍大的孩子,成人可以和他一起來查百科全書,或者請教他人,甚至從網(wǎng)絡中尋找答案。啟發(fā)孩子思考,鼓勵他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