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2015-12-01 13:00:16
新學年已開學兩月有余,各種忙亂漸漸歸于平靜。入學升學的慌亂之后,一些理性的思考就出現(xiàn)了,每當這個時候各種教育觀念的討論就會格外多,比如:“中國式家長”的幾個誤區(qū)、溺愛毀掉孩子一生、是留學還是移民……
細看之后會發(fā)現(xiàn),很多被熱議的理念并不是新鮮話題,反反復復中必然有些不合規(guī)律的認識混在其中。
都說中國的家長焦慮,有人說這是因為中國家長對孩子太過關注。其實,愛子之心自古有之,但是,顯然過往的中國家長沒有如此焦慮,說到底,正是一些被當做寶的觀念誤區(qū)讓家長們奇累無比。
最近,清華附小迎來了百年慶典。這一百年,中國的教育經歷了反反復復的變革和反思,一所學校歷經百年的變革,依然活躍,其中必有一些不變的東西留存下來。
當所有人都指出“創(chuàng)新”是多年來我們教育的硬傷時,很多家長,甚至很多教育者開始把目光向外投,投向那些更“新鮮”、更“科學”、更“有趣”、更“快樂”的別人的經驗。
而當我們把向外的目光再向內、向回拉了一百年時,驀然發(fā)現(xiàn),這些年我們學來的、被我們津津樂道的不少觀點竟然是誤區(qū),而那些在不斷的反思中慢慢被沉淀下來的才是把我們拽出泥潭的寶貝。
萬變不離其宗,教育也不例外。
誤區(qū)一:只給孩子“糖”不給“鈣”和“鹽”
如果翻開5~8年前的報紙,經常能看到與“減負”相關的報道,說的主要是中小學階段的孩子和家長被沉重的課業(yè)負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由這種負擔所帶來的焦慮在家長中蔓延,甚至孩子沒出生就著手為其今后上學而鋪路。
這兩年,報紙上仍然能時時看到“減負”字樣,說的更多的是國家出臺的減負政策。
在校時間短了、作業(yè)時間少了、奧數(shù)禁了、擇校不讓了……
但家長的焦慮并沒有因此而減少,為什么?
“孩子的成長不能只‘有意思’,還得‘有意義’。”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說。清華附小的前身是1915年創(chuàng)辦的成志學校,是專為清華教職員工子弟而設的,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后,成志學校隨清華大學南遷。在西南聯(lián)大的困苦危難之際,小學的學習一直沒有間斷過。
那是一種堅毅剛卓的精神,F(xiàn)在孩子缺少的就是這種剛毅。“今天都在講減負,談對兒童的尊重,但是,一些家長給孩子的愛已經變成了一種溺愛。”竇桂梅說。
但是,很多家長并不自知,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行為是有科學依據(jù)的。
“我們班上有個孩子幾乎天天遲到,有的時候甚至遲到兩節(jié)課。”北京市海淀區(qū)一所知名小學三年級的班主任張老師說,當他找到孩子家長,希望家校配合共同督促孩子時,沒想到這位媽媽卻不以為然地說:“醒不來,說明孩子沒有睡夠,讓孩子每天早上那么早上學太殘忍、太不遵從人性了,我們至少要讓孩子睡到自然醒。”
“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形成規(guī)則意識、時間觀念,好的習慣是會跟隨孩子一生的。”張老師說。
近年來,整個社會都在一邊倒地批評中國的教育壓制了孩子的天性、批評中國孩子的學習缺少趣味性。
于是有些家長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以為放縱孩子就是在追求天性。
這位媽媽更是找到學校,說自己家孩子將來肯定是要到國外上學的,所以,希望學校“不要按照中國的那一套管自己的兒子”。
“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糖、也需要鈣,同時需要鹽。”竇桂梅說。
竇桂梅所說的“糖”就應該是表揚、鼓勵,是對孩子天性的順應,主要針對低年級段的孩子;“鈣”是要孩子知道自強自立,主要針對中年級段的孩子;“鹽”則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面對的挫折苦難,“對高年級段的孩子就該撒一把鹽了。這三樣在教育中都不能丟,可是今天的孩子只有糖,沒有鈣,更談不上鹽了。”竇桂梅說。
“現(xiàn)在的孩子普遍缺少學習的動力,”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副校長王玲湘說。其實這種動力的缺失跟他們一直泡在“糖罐”里有關,當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責任、意識不到自己還需要擁有不斷克服困難的能力時,怎么產生學習的內在動力?
誤區(qū)二:學習好的孩子=數(shù)學學得好的孩子+語文學得好的孩子+……
“周一語文、周二英語、周三鋼琴、周四休息、周五作文、周六羽毛球、周日奧數(shù)。”
這是一個小學五年級孩子每周放學之后的另外一張課表,在北京擁有這樣一張課表的孩子并不是少數(shù),有些孩子的課表甚至比這個還要豐富。
家長忙著把孩子送入各種培訓班,其實除了那些功利的心思外,家長們在認識上普遍還存在著另一個誤區(qū):覺得不管怎么樣,讓孩子多學點兒知識總沒有錯吧!殊不知,語文好+數(shù)學好+英語好……并不等于一個學習好的孩子。
清華大學原副校長謝維和曾經這樣說過,孩子進入學校就像是進入一個黑洞洞的房間里,這個黑洞洞的房子其實對他來說就是陌生的世界,成年人要做的是幫他打開燈,讓孩子在燈光的指引下不再害怕并且勇敢地去探知這個世界。
“有一種辦法是給他打開一個探照燈,給房子照出了一條路徑,”謝維和說,這個時候孩子不害怕了,他可以順著這條明亮的燈柱走下去,但是這時候孩子只敢沿著這一條路徑,探照燈之外的地方孩子仍然充滿了擔心和恐懼。我們還有一種辦法,就是給孩子打開頂燈,這個頂燈雖然沒有射燈那么亮,但是能把整間房間都照亮。“小學的課程其實應該給孩子的是‘頂燈’,中學才給孩子‘射燈’。”謝維和說。
但是,有太多的小學生父母生怕自己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問題,甚至從一年級起就把孩子送到各種學科培訓班中,甚至還要更細:語文還要分成閱讀、作文,美術要分成速寫、水粉……
殊不知,家長是親自把孩子成長的道路變得越來越窄。
好在,現(xiàn)在已經有很多教育專家意識到了小學課程的融合問題,模糊學科之間的界限,給孩子呈現(xiàn)真實的世界。
不讓家長給孩子報太多的課外班,并不是阻止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上用力,關鍵是要找到正確的方向。“我多么希望我們的老師、家長看孩子的時候,不是把他們看成‘語文’的人、‘數(shù)學’的人,而是先看到一個完整的人。”竇桂梅說。
誤區(qū)三:高知父母=高質父母
都說北京的房價貴,其中學區(qū)房的貢獻不少,而在學區(qū)房中尤其以海淀中關村地區(qū)的是貴中之貴。
為什么?
“那么多孩子的父母都是大學教授,孩子也一定錯不了。”這是很多為孩子選“圈子”的家長內心的邏輯。
清華附小就坐落在清華大學校園內,按照剛才的邏輯,這里的家長應該是最好的。
但是,這樣的家長卻經常在孩子的成長中“幫倒忙”。
竇桂梅記得,一次清華附小舉辦戲劇節(jié)。一位爸爸百忙之中抽時間看了孩子班級的戲劇表演,結果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兒子,扮演了一塊“大石頭”,在舞臺上沒有一句臺詞,也沒有一個動作,這位爸爸沒有看完就離場了。
之后,這位爸爸給老師發(fā)了短信質問:憑什么讓我的孩子演石頭?
老師告訴這位爸爸,這是孩子自己的選擇。爸爸繼續(xù)質問老師為什么不給孩子換個角色?
后來孩子又向老師轉述了爸爸對自己的批評:沒出息,既然能自由選擇,為什么不選個好點的角色?作為男孩子,手里成天拿著剪刀剪紙,以后能有什么大出息?
“難道選擇演石頭,安靜地觀察別人演出,去分享別人的精彩,難道剪剪紙,就不能是男孩的愛好嗎?”竇桂梅說,“很多學生家長雖然稱得上是高級知識分子,但是他們卻非常不了解教育規(guī)律。”
高知父母多是應試教育的勝利者,他們中的不少人按照自己曾經的經驗只注重學習成績,甚至從內心不尊重孩子的學校及孩子的老師。
王玲湘副校長記得,剛開學時很多班都有了新老師,一個孩子回家跟父母聊天時說自己班的新老師是“北師大的研究生”,沒想到家長告訴孩子的卻是:“北師大的?肯定是個二流老師,你將來不能成為老師那樣。”
其實,家長的這種做法不僅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對教師專業(yè)的不尊重,而且破壞了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不僅不能激勵孩子還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另外也反映出很多高知家長有“學習好就是全都好”的認識誤區(qū)。
在清華附小,很多老師都會說這樣的一句話:讓兒童站在最中央。這句話并不是讓兒童成為中心,而是說學校教育要把孩子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發(fā)展需求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而不是把學校和老師放在學校的中心。
這句話同樣也適合焦慮的家長們。焦慮的家長急得“亂投醫(yī)”時,不妨停下來,讓一切回歸到教育的本源,想想孩子的成長需求是什么,研究一下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即使不能馬上找到解決辦法,至少可以降低被誤區(qū)引著走的概率。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