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幼升小 > 教育新聞 > 正文

教育改革不斷變動,未來五年,看看校長面臨哪些挑戰(zhàn)?

來源:中考網(wǎng)整合 作者:中考網(wǎng)編輯 2016-04-11 10:48:38

說兩句

 。玻埃保赌晔“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區(qū)域及學校教育又一個“五年”的新起點。隨著教育改革步入新階段,中小學校長在未來幾年也將迎來諸多新挑戰(zhàn)和新機遇。我們將聚焦這些新挑戰(zhàn)與新機遇。

  ■校長聲音

  新常態(tài)下教育要

  “因生而動”

  對于學校而言,新常態(tài)下的教育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核心素養(yǎng)”、“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客空間”等新理念、新事物、新舉措撲面而來。轉型已成為教育文化觀變遷的動因。轉型也必然引起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價值觀的深刻變革。未來學校校長需要在教育轉型期間構建“以生為本,依需而育”的教育文化觀,以此來順應教育發(fā)展的新常態(tài)。

  因此,“以生為本,依需而育”的教育文化觀就是要讓我們更關注人的教育,成就人的發(fā)展、滿足人的需要是全部教育生活的價值追求。其核心就是重視和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價值,保障和維護學生的切身利益,為了提高學生對教育的滿意程度而以“學”為中心組織教育教學活動,其本質是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和精神塑造,讓每一個學生最大限度地在教育中真切感受幸福,又在幸福中切實獲得教育。

  校長要當好教改、課改的帶頭人,讀懂學生、讀懂教師、讀懂家長,并且要主動融入“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以“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和方式引領學校的發(fā)展、教育的進步、學生的成長。做好改革的校長要給學生、家長、教師以信心,我們要給校長以信心。

  文/魏。ū本┦谢孛駥W校校長)

  挑戰(zhàn)1

  校長要不斷提高課程領導力

  新課程改革要求學校建設豐富多樣的課程體系,同時還要確保學生有充足的實踐活動時間。在未來辦學過程中,彰顯學生個性與面對升學壓力,會成為困擾校長尤其是中學校長的一對“矛盾”。北京十四中校長張琳認為,在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校長的課程領導力亟待提高。

  校長課程領導力主要體現(xiàn)在對學校課程建設和實施有系統(tǒng)的思考,整體的把握,既關注學校課程目標、推進策略的制定,也重視課程推進機制、課程實施效果和課程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史家教育集團校長王歡認為,學校在課程體系構建上必須與學生的學習需要、與學生的未來發(fā)展、與社會國家的發(fā)展有機對接。“未來,校長在課程管理中需處理好多元目標與培養(yǎng)學生基本素養(yǎng)的關系,處理好功利性和科學性的關系。”

  對于中學來說,如何才能在確保升學率的同時,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課程,促進其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陳經(jīng)綸中學帝景分校校長劉雪梅表示,校長要做好課程改革的“頂層設計者”,將課程與學校的辦學目標、學生培養(yǎng)目標等元素有機聯(lián)系起來。

  海淀區(qū)雙榆樹第一小學校長丁鳳良認為,校長除了做好“頂層設計者”之外,還要成為課程改革的“嘗試創(chuàng)新者”。“本次深化課程改革給予學校的自主空間變大了,留給學校創(chuàng)新的空間也大。自主安排‘長課’‘短課’,10%學時學科課程可以走出教室,變換地點、形式地開展。

  “此外,如何由過去關注知識的傳授和技能培養(yǎng)轉向關注人的本身,關注人的個性、心理及能力等方面的差異,關注人的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丁校長認為要做好這一點,對校長來說也是一個挑戰(zhàn)。

  挑戰(zhàn)2

  “供給側”改革呼喚本土創(chuàng)新

  日前,北京市教委委員、新聞發(fā)言人李奕撰文解讀了北京教育“深綜改”基于“‘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未來幾年,北京市教育改革重點仍將落在“公平”“優(yōu)質”“均衡”六個字上。

  朝陽區(qū)師范附屬小學校長齊振軍認為,隨著教育實踐的不斷豐富,學校課程改革的日趨活躍,校長要逐步實現(xiàn)教育的優(yōu)質均衡,真正解決學生的實際獲得問題,校長將在個人認識水平、研究狀態(tài)、工作熱情等方面面臨新的挑戰(zhàn)。“面對組團式的改革,校長需要有飽滿的熱情,要正確理解各項改革的方向、思路、內容及要點,努力使自己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常態(tài)化,不斷克服改革中的困難,解決改革中的問題。”

  因此,校長在辦學過程中只有不斷解放思想,不走“尋常路”,才能夠實現(xiàn)教育創(chuàng)新,應對不斷出現(xiàn)的諸多改革挑戰(zhàn)。北京小學校長李明新認為,當下的教育改革需要校長具備不斷反思的精神,培養(yǎng)旨在解決教育實際問題的本土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確保辦學實踐是否符合師生利益,符合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符合黨的教育方針,符合當今社會的正確的價值取向,符合學校的實際狀況。”

  挑戰(zhàn)3

  學校治理體系期待新變化

  今天的教育改革已經(jīng)不是學校一家的事情了,而是與整個社會都密切關聯(lián)。推動學校的改革,校長也不可能閉門造車就能完成。因此,就必須讓社區(qū)、家長及相關人士和單位參與到改革中來。有專家指出,未來五年,構建現(xiàn)代化的學校治理體系,建立學校、社區(qū)、家長共同參與的學校發(fā)展的格局,將成為擺在校長面前更加突出的挑戰(zhàn)。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校長李烈指出,“學校應該是多元主體參與的民主化管理,教育是合作的事業(yè),現(xiàn)代學校制度的建設就是要努力建立科學、民主、開放的現(xiàn)代化教育治理體系,為學生提供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的教育資源”。

  因此,對于校長來說,就要帶領學校獨立承擔起立德樹人的職責,最終實現(xiàn)依法自主管理教師、自主實施課程,按照章程辦學。“積極拓寬參與學校管理的渠道,建設現(xiàn)代學校治理體系,不斷提升學校治理能力”。

  此外,從課程改革的趨勢來看,學校還需改變過于單一的教育形式,包括“活化”課堂教學結構、教學組織形式等,在時間分配、內容分配、活動方式上進行改革,通過結構化的設計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使教育突破空間、時間、教材、教師等僵化的邊界,已成為校長辦學、教師教學進一步關注的焦點。”北京市回民學校校長魏健說。

  挑戰(zhàn)4

  讀懂學生也需讀懂教師

  教師是學校改革和發(fā)展的中堅,從專業(yè)知識、專業(yè)能力和專業(yè)精神等方面代表著學校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方向。事實上,學校教育改革成敗的關鍵在于優(yōu)秀的教育理念能否走進教師心靈,落實在教師日常教育教學中,因為教師隊伍是校長理念的實踐者。

  師資隊伍建設是學校發(fā)展的永恒話題。在談到教師觀念的轉變時,劉雪梅說:“在教育改革大潮中,每一個校長都不可能唱獨角戲。只有激發(fā)每位教師的積極性,讓每個人都成為首席執(zhí)行官,才能帶領干部教師一起跳好圓舞曲,促進個人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改變自己。”如何把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教師的實際教學行為和教育反思,對于校長來說是一道重要“考題”

  北京市王平中學校長謝國平認為,校長不但要讀懂自己、讀懂學生還要讀懂教師。要給教師充分的教育和學術自由,讓教師在自由的教學秩序中的教學,真正成為自己教學活動的主人。“校長只有為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民主的氛圍,才能提高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其真正成為教學主體。”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