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孕育指南 > 分娩期 > 產后恢復 > 正文

產后生理恢復時間表

來源:互聯(lián)網 2016-07-27 16:24:01

說兩句

  在孕育寶寶的10個月以及生產過程中,新媽媽的身體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生產過后,它會怎樣一步步恢復呢?

  子宮

  從懷孕到分娩,經歷變化最大的是子宮,到妊娠末期,子宮的重量已經達到平常的15倍重,容納量也達到了孕前的500倍以上。

  在寶寶出生后的幾分鐘內,子宮就開始劇烈地收縮,這會讓你感覺腹部絞痛,被稱為產后宮縮痛。生產后的2-3天內,子宮頂部剛好在肚臍的位置,或肚臍下1-2厘米處。一周后,子宮的重量會降到生產時的一半,兩周后,會完全縮到骨盆中。4-6周后,它的重量會恢復到懷孕前的水平。產后惡露會持續(xù)幾周時間,最初惡露的主要成分是血液,呈鮮紅色,就像月經一樣。以后惡露的顏色會逐漸變淡,先是轉為粉紅色,最后為白色或黃白色,惡露的量也會隨之減少。大部分產婦惡露會在產后6周左右干凈,有的也會延長到8周左右。

  皮膚色素沉著

  妊娠期女性的內分泌功能將發(fā)生一系列的改變,并波及皮膚組織,如黑色素細胞會因受到雌激素刺激而增加,而孕激素也具有促使色素沉著的作用,因此妊娠后女性乳暈、腋窩、腹部、會陰、肛門、大腿內側等部位皮膚色素明顯加深,并在顴、鼻、額、口周出現(xiàn)黃褐色或咖啡色斑點,或相互融合形成蝴蝶樣,稱為黃褐斑或蝴蝶斑。這類色斑一般于分娩后6個月左右,隨著體內激素水平的逐步恢復會逐漸變淡,甚至完全消退,因此,只要好好保護自己的皮膚,在皮膚暴露部位適當涂抹防曬護膚品,以減輕紫外線的照射引起的損傷,多吃一些維生素C片或維生素C含量較豐富的食品,以達到抑制黑色素合成的作用。

  傷口

  對于進行了會陰側切的新媽媽來說,通常不嚴重的傷口3-4天就不會痛了,而且傷口只要沒有出現(xiàn)感染,大約4個星期左右就可以愈合。而對于剖宮產的新媽媽來說,由于手術傷口范圍較大,雖說在手術后5-7日即可拆線,但是完全恢復的時間大約需要4-6周。

  陰道松弛

  分娩分娩后陰道壁松弛及肌張力下降,陰道腔擴張,陰道黏膜及周圍組織水腫,陰道黏膜皺襞因過度伸展而減少甚至消失,約3周后重新出現(xiàn)黏膜皺襞,肌張力逐漸恢復,陰道腔逐漸縮小,但緊張度還尚未恢復至孕前水平,因此產后新媽媽可以通過一些鍛煉來加強彈性的恢復,促進陰道緊實。如提肛運動:在有便意的時候,屏住大便,并做提肛運動。經常反復鍛煉,改善盆腔肌肉的張力和陰道周圍肌肉,幫助陰道彈性的恢復,對性生活有所幫助。

  月經

  產后月經的來潮與產后是否哺乳、哺乳時間的長短、產婦的年齡及卵巢功能的恢復能力有一定的關系。一般說來,不哺乳者,產婦通常在產后6-10周月經復潮,平均在產后10周左右恢復排卵。哺乳的新媽媽月經復潮延遲,有的在產褥期月經一直不來潮,平均在產后4-6個月恢復排卵,產后較晚恢復月經者,首次月經來潮前多有排卵,因此要做好避孕。

  溫馨提示:只要一恢復性生活,就要開始避孕喲!

  有些新媽媽會認為,只要月經還沒有復潮就不需要避孕。其實這是一種不太安全的做法。因為處于產褥期的新媽媽即使沒有月經,也可能懷孕。新媽媽能否再次懷孕取決于有無排卵。而很多新媽媽在月經恢復之前就已經排卵了,尤其是不哺乳的新媽媽,排卵往往恢復較早。所以生完寶寶后,一旦你們都準備好恢復性生活,就應該考慮避孕的問題。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