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6-11-17 15:09:11
幼兒:小貓的尾巴長,小兔子是拿線比的,小兔的尾巴短。
教師:小貓和小兔子用他們的身體比長短,小朋友可以用什么地方比長短?我們來比比誰的長誰的短。
幼兒:用手,用腳,用頭(與同伴用身體部位進行比較)。
延伸活動:
教師組織幼兒討論幼兒感興趣的問題并生成相關的活動。
幼兒1:我討厭這只貓。
幼兒2:我討厭兔子。
教師:現(xiàn)在咱們有爭論了,有的喜歡貓,有的喜歡兔子,因為用毛線做尾巴不公平,下次活動我們再討論你為什么不喜歡貓。
主要內(nèi)容:
1、教師運用多種閱讀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比較關系。
教師運用觀看幻燈的集體閱讀、人手一本圖書的個體閱讀、提供實物的操作和游戲,幫助幼兒很好地理解書中所蘊涵的比較關系。教師了解本班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對于各領域小班目標的把握充分,在閱讀活動中幫助幼兒理解鞏固相關的數(shù)學概念,為幼兒學習新經(jīng)驗奠定了基礎。
2、教師順應幼兒興趣,滿足表達需要。
當幼兒在聽故事的過程中發(fā)生爭論時,教師敏感地意識到是幼兒對活動產(chǎn)生了新的興趣點,順應幼兒的興趣及時組織了討論,滿足幼兒表達情感的需要。針對幼兒出現(xiàn)預想不到的現(xiàn)象,教師用提問方式支持幼兒討論,體現(xiàn)出教師對幼兒的理解和尊重。
3、教師對于“幼兒重視的公平性”沒有充分關注。
(1)幼兒為什么不喜歡故事里的人物?這反映了他們怎樣的生活經(jīng)驗和情感需要?幼兒對故事的反應,體現(xiàn)出他們對游戲的公平性有自己的想法,這需要教師理解。他們在與同伴相處和交往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但是故事中的人物不是他們喜歡的朋友關系,角色發(fā)生的矛盾不是幼兒想得到的結果。教師在這里缺乏引導,使幼兒產(chǎn)生不喜歡的情感,從而引發(fā)了爭論。
(2)教師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對人物的好惡是否對幼兒產(chǎn)生了影響或暗示?教師在講故事時用什么語氣、聲調(diào)不會對幼兒的情感傾向產(chǎn)生影響?書里沒有正面和反面人物,只有結果輸和贏,但是幼兒聽故事時卻產(chǎn)生兩種情緒和情感,值得教師進一步思考。
(3)對小班幼兒來說,在比較關系中,同類物品的比較好理解,不同類別的物品沒有可比性,比較難理解,在后續(xù)活動中教師可通過相關活動幫助幼兒理解。
教學評析:
1、教師在設計主題活動時,嘗試用一本圖畫書(一個故事)作為切人點開展主題活動,比較符合小班幼兒喜歡聽故事的年齡特點。先在圖書區(qū)投放要講的書,引起幼兒對新書的興趣,然后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滿足幼兒對故事書的好奇心,故事的選擇能夠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顒訙蕚漭^充分,運用幻燈的形式講故事,更加生動直觀,有利于抓住幼兒的注意,在幼兒提出問題和發(fā)生爭論時,教師能夠注意傾聽幼兒的發(fā)言,通過玩游戲進一步加以引導,讓幼兒親身體驗不同的比較方法,較好地完成本次活動目標。
2、教師的小組反思中,較充分地分析和挖掘了幼兒出現(xiàn)不同觀點的原因,同時關注到活動使用的圖畫書在其他領域的教育價值。但本次活動的主要目標,重點在于幫助幼兒理解圖書的比較關系,小組反思交流中沒有展開充分的研討。對于兒童圖畫書與語言領域目標結合方面有一定欠缺,是教師群體反思中需要注意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