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作者:勵步英語 2017-02-22 15:09:23
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學習詞匯的方法有很多,“背單詞”恐怕是其中最機械的一種。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讓孩子們愉快地擴大詞匯量呢?在這一點上,美國的老師們可謂動足了腦筋。上海市高東中學的鄭鋼老師在美研修交流期間,就經(jīng)歷了一堂用游戲串聯(lián)起來的詞匯課。這些方法并不難,不但學校里可以做,家長們也可以試著自己在家和孩子一起玩。
英國語言學家Wilkins David A.曾說:“沒有語法,人們幾乎不能交流;沒有詞匯,交流則無從談起。”英語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也是語言學習的基本要素。筆者赴美研修交流時曾接受幾次外教培訓,其中一個主題便是詞匯教學。
字母卡拼詞游戲
上課前一天,Charlene老師帶來了幾張大大的彩色紙和一團毛線,讓學員們制作可以掛起來的字母卡。大家用毛線制成字母C、S、M 、R 、H 、P 、F 、A 、T等等,并將字母貼在兩張A4紙大小的彩紙上,還把毛線兩端分別粘在紙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充當掛繩。學員們非常好奇,邊制作,邊猜測和交流:老師到底要派什么用場呢?然而,討論來討論去,百思不得其解。
上課一開始,老師就邀請了9名學員到臺前做志愿者,在每個人的脖子上掛上一張字母卡,排成一行。老師讓掛著A 、T卡片的學員站在一起,學員們很快認出了AT的單詞,還異口同聲地讀出這個單詞的音標。接著老師安排掛著C字母的學員,站在AT字母組合前,鼓勵學員們把“C”和“A”拼起來,然后將整個單詞讀出來。此時我們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是在通過字母組合來教授單詞。
之后,老師不停地調(diào)整組合,指揮掛著不同字母的學員和AT搭配,像變魔術似的,形成新的單詞“MAT、FAT、RAT、PAT、SAT”等單詞。老師在變化組合時,鼓勵學員們大聲地拼讀出來。學員們不停變化位置,嘴里還不停地在拼讀,課堂上充滿了動感。
在所有的輔音(C、S、M 、R 、H 、P)和AT組合后,詞匯的拼讀教學并沒有結束,Charlene 老師將所有的8個單詞寫在黑板上,讓學員們組合成句子“The cat sat on the mat and pat the fat rat”,將詞匯建立在句子的運用和理解中。老師還向我們展示了“The Cat and the Rat”的故事繪本,這個故事里有很多詞匯全是與AT有關的單詞組合。在閱讀的過程中,此類單詞的復現(xiàn)率很高,能幫助學生積累和鞏固。
英語詞匯教學的關鍵是在音、形、意三者之間建立關系,而音是詞匯教學的基礎。在詞匯教學中,美國人常常從元音和輔音的簡單組合入手,讓學生學會在不同的組合中訓練拼讀能力。時間一長,基本上就對字母和發(fā)音有了較為完整的認識,不需要特地學習音標,日后在聽到相關發(fā)音的時候也能自然而然地拼寫出來。
這種學習方法自然而然就可以讓美國學生見詞會讀,聽音會寫。其實,在英語詞匯中,這種的組合有很多,如:
以nk為核心的sink, pink, blink; bank, sank,tank, thank;
以ng為核心的being, cling, king, sing, song, thing, wrong, hang, long, strong;
以ar為核心jar, bar, star, car, part, cart, far, bark, hard, sharp, mark, large 等詞群,等等,在英語詞匯中比比皆是。
其實,學會拼讀并不是最終的目的,教師還鼓勵學生結合相關的閱讀文本造句。詞匯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詞匯學習的策略和方法,幫助他們成為獨立的學習者,一邊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獨立理解的能力,獲得詞匯和概念發(fā)展的能力。
神秘單詞游戲
在字母卡拼詞游戲?qū)牒,教室的課堂氣氛變得非常活躍起來,學員們也領悟單詞拼讀的規(guī)律。美國的課堂上,教師常常會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游戲,一方面游戲有助于創(chuàng)設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消除緊張的心理;另一方面,教師會在游戲中預設教學目的,通過游戲引出教學的主題,使得學生在游戲的參與中學習或感知教師的要求。
如果說字母卡拼詞是餐前甜點的話,那神秘單詞游戲(Mystery words making)那就是學習單詞拼寫的大餐。Charlene 老師向我們展示了一張PPT,上方分別排列出毫無規(guī)律的10個字母(x、t、e、e、p、n、e、m、i、r),要求大家從10個字母中組合搭配“2個字母的單詞、3個字母的單詞、4個字母的單詞和超過5個字母的單詞”,數(shù)量上并沒有限制,而且最后還要想出包含10個字母的神秘單詞(Mystery words)。
在接到指令后,學員們兩個人一組,大腦開始高速運作起來,絞盡腦汁,盡可能地從這些字母中尋找更多不同字數(shù)的單詞。在交流分享環(huán)節(jié)中,每組代表到臺前寫上他們的答案,隊伍川流不息,不斷有學員去增加或補充,分享他們的思考。而在最后的環(huán)節(jié)就是揭曉什么是“神秘單詞”。原來單詞學習可以這么動感,原來單詞學習是這么有趣!
也許有人認為單詞學習結束了,可是錯了。Charlene 老師又展示了一張表格,要求學員們根據(jù)發(fā)音規(guī)則(長e、長i、短e、短i、組合、er)將上個活動中產(chǎn)生的單詞分類,此時課堂的朗讀聲此起彼伏,在朗讀中將單詞根據(jù)發(fā)音規(guī)則分類。
Charlene 老師告訴我們:這個教學方法是由語言學家帕特麗夏·坎寧安發(fā)明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學生對音標規(guī)律的學習和理解。開發(fā)者常常將一個單詞的字母打亂,要求學習者組合不同字數(shù)的單詞,越多越好,然后分類并寫出完整的單詞。
這樣的詞匯教學具有開放性,對學生的詞匯量挑戰(zhàn)性也很大,而且鼓勵學生去拓展思維,變化組合,無論對于語言還是思維都有促進作用和意義。
從帕特麗夏·坎寧安的教學法,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美國的許多語言教學方法非常有創(chuàng)意,學習者在學習時不會感到思維或認知疲憊,而且方法或策略的開發(fā)實踐基于學科理論或體系深度開發(fā),將教學的多種目標賦予一種形式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語言技能,并由淺到深,從表及里,成為深度學習或形成系統(tǒng)的任務鏈。
詞匯墻教學
筆者曾經(jīng)走進美國的學校,發(fā)現(xiàn)了美國教室里獨特的文化——海報文化,墻面上張貼著各種各樣的海報,幾乎沒有留白。有的是關于行為準則的,有的是關于學習習慣的,有的將學生作品匯總起來,有的是關于學習方法的,然而最多的是關于學科知識,因為在美國的學校,很多教室是學科教室。
Charlene 老師告訴我,在美國的語言課堂中,無論是幼兒園教師,還是初中教師,或者科學教師都運用詞匯墻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詞匯墻就是把教學中出現(xiàn)的常用詞匯展示在教室的墻壁或教室內(nèi)其他醒目的物體上,并在教學中加以使用。詞匯墻教學方法是指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利用詞匯墻對學生進行讀、說、寫技能訓練的教學方法。
用多樣的、精確的和豐富的詞語描述不同對象是語言技能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美國的教師常用“一詞開花”的活動,鼓勵學生積累詞匯,學習不同的詞語去表達相同的意思,提高學生語言的豐富性。
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提供給學生一篇小說,讓學生在閱讀小說過程中尋找和say (說)意思相近的單詞;也可組織頭腦風暴,學生們盡可能地講出類似的單詞,然后組織學生將所有相關的單詞寫在墻上,構成詞匯墻,如和“say”有關的單詞就有speak、state 、talk、tell 、utter、murmur、mutter,、whisper、grunt、snort、Grumble、present、express等等,這樣學生的詞匯就一下子多了起來。而且在閱讀活動和真實語境中理解這些詞匯的用法和區(qū)別,更能提高語言能力。
教師還可利用這些詞匯開展多樣的教學活動,如換詞游戲,教師將含有“say”的不同句子發(fā)給學生,要求他們理解句意,根據(jù)上下文,用不同的單詞去替換“say”,以更準確地去表達意思。還有在寫作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根據(jù)文章的立意,將這些詞匯恰當?shù)剡\用在句子之中,更好地“傳情達意”;蛘哌x擇部分詞匯進行限時寫作或自由寫作,發(fā)揮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思維和運用英語的能力。
當然,詞匯墻的海報不僅局限于近義詞或同義詞。英語的語言規(guī)則本身就是豐富多彩、自成體系的。教師也從詞匯規(guī)律的組合出發(fā),還可以詞根單詞、詞語組合、詞義認知、拼讀規(guī)則、詞義擴展、詞類練習、詞語匹配、同義與反義詞比較以及字謎等。
還有教師也可以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創(chuàng)建“閱讀中的主題詞”詞匯墻。教師指定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閱讀一篇文章,了解文章的大致內(nèi)容;然后分組列出與文章主題相關的單詞。小組談論后推選代表說出單詞以及與短文主題的關聯(lián)。在此基礎上選出全班同學認可的前十個單詞,寫在墻上,形成主題詞匯墻。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主題詞讀寫活動,如根據(jù)主題詞復述短文,結合每一個詞完成一句句子,圍繞主題詞寫作等等。
美國學者盧卡斯(Lucas)教授在談到寫作的基本原則時,用了4個英語單詞來概括:honesty, clarity, brevity, and variety。honesty指作者要誠實,作品要可信;clarity要求文章寫得清楚明白;brevity就是文章要簡潔精煉; variety強調(diào)用詞造句要多樣化,文章才能生動。
4個原則中除了honesty一項是針對內(nèi)容提出的,其他3個原則都是針對語言的要求。在我們的語言教學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現(xiàn)象:學生在寫作或口頭表達時,語言貧瘠,表達的形式或用詞單一、不夠形象,這反映了學生的語言思維比較單一,語言積累不夠。如果在教學中經(jīng)常使用詞匯墻的話,會有助于學生豐富和積累詞匯,提高語言的層次感和多樣性。
這些詞匯墻報是在教學過程中產(chǎn)生,對于這樣的教學資源,學生往往具有強烈的存在感和成就感,因為這是他們親手動手制作的,是他們思維活動、對話交流和學習成果的展示。而且這些詞匯墻會掛一個學期或更長時間,學生每天都可以看到或接觸到,這本身就是浸潤式的環(huán)境熏陶教學方法。
當然,更多的海報是現(xiàn)成的,學;蚪處熆梢栽诰W(wǎng)絡上或書店里購買,專業(yè)的教育研究機構會結合各學科的教學內(nèi)容和學習方法,開發(fā)和制作各種豐富多彩的海報,供教師挑選和使用。
本文轉(zhuǎn)自互聯(lián)網(wǎng)
更多英語學習資源,請訪問勵步英語或微信關注“勵步國際兒童教育”。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