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央視新聞 2017-03-09 11:27:56
近日,央視新聞《部長之聲》欄目專訪教育部長陳寶生。“擇校熱”,如何進一步降溫?中央電視臺記者歐陽夏丹結合網友提問對陳寶生部長進行了專訪,一起來看看!
“擇校熱”,如何進一步降溫?
歐陽夏丹(央視主持人):
前幾天我看到一個新聞,也是嚇了我一跳。說是北京有一個家長花了900多萬,買了一個39平米的學區(qū)房,算下來的話,每平方米大概就是20多萬,而且非常搶手,你手慢了還搶不著這個房源。
陳寶生(教育部部長):
學區(qū)房問題,它是個什么概念呢?它是擇校熱的副產品。擇校熱是在我們的義務教育普及之后,有學上之后,人們想上好學校,受更優(yōu)質教育這種需求的客觀表現。資源稀缺,他就得采取各種辦法,來實現自己的目的。所以,校區(qū)房、學區(qū)房問題就出現了,而且這種房子,這種資格也市場化了,有的還可以經營,可以再出售。
所以,對我們教育人來說,帶來了社會對我們的誤解,也給我們帶來一個很大的壓力。誤解呢,就意味校區(qū)房是教育帶來的,其實它是副產品,擇校熱的副產品,擇校熱是人們想上更好的學校,受更優(yōu)質教育的一個必然表現。壓力呢,我們老百姓有學上之后,我們有義務給老百姓提供受更好的教育,這是個使命,有這樣的責任,而我們做得不好。
2014年,教育部多措并舉,用綜合治理的辦法來啃這塊“硬骨頭”。多校劃片,這是突破口。熱點學校、優(yōu)質學校教育資源按一定的標準和規(guī)則,大致均衡地分給這個城市的每一個片。從現有資源均衡分配著手,解決機會公平的問題。因為這幾年的工作經驗證明,資源配置均衡了,擇校熱才能逐步降溫,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才能保證每一個孩子受教育的權利,保證他們競爭的機會的公平。到2016年,應該說,這項改革,這項措施,基本取得了成功。第三方機構評估,家長認為比較滿意的,占87.5%;學生比較滿意的,占97%。擇校熱已經顯著降溫,但還沒有完全解決。下一步,我們要在均衡上下功夫。
歐陽夏丹(央視主持人):
您感覺這個擇校熱是顯著降溫了,但是這個,幾乎天價的學區(qū)房,您感覺這個溫度降下來了嗎?
陳寶生(教育部部長):
只要這項改革推進下去,它就會降下來,因為它是副產品。
歐陽夏丹(央視主持人):
隨著擇校熱的變化而變化。
陳寶生(教育部部長):
對,它是副產品。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