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作者:@佚名 2017-08-26 12:06:13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幼兒小班科學教案《神奇的筷子》,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設計意圖:
很多家長在與我們交換意見的過程中,常常提到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就餐時,不會用筷子,而科學證明,四歲左右的孩子,是兒童智力發(fā)育的關鍵時期,這時候學習使用筷子,既可練習手的各種動作又可促進大腦發(fā)育,從而提高孩子思維能力和操作技巧,是訓練孩子手腦并用的重要手段。家長很希望老師能說服孩子多用筷子,因為孩子們最聽老師的話。為此,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設計這個科學實踐活動,目的在于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了解筷子的用途,在游戲活動中獲得樂趣,從而喜歡并正確使用這一工具。
活動目的:
1、了解筷子的產生及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國人獨特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2、嘗試使用筷子進行各種實踐和游戲活動。
3、培養(yǎng)幼兒小手肌肉的靈活性和各手指配合的協(xié)調性。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一副筷子,一個不銹鋼小碟子。事先按6個一組分好后放入大托盤中并用餐巾布遮蓋起來。
2、每6名幼兒分為一個小組,每組一個不銹鋼水果盤,放入煮熟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薯條。
3、錄音機一臺,活潑歡快的兒童樂曲磁帶一盒。
活動重、難點:幼兒正確操作筷子,并用筷子開展各種活動。
活動過程:
1、開火車導入,請小朋友們下車。
小朋友們好,我給大家講個謎語,大家猜猜是什么。姐妹雙雙一樣長,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熱熱都經過,酸甜苦辣一起嘗,猜一樣日常生活用品。
幼:筷子。
是的,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們帶來了筷子,(出示筷子)它可是我們中國古代人的發(fā)明,那時的人們用竹子削成這樣的兩根細竹棍,一頭細,一頭粗,開始人們稱它為“箸”,后來又叫筷子,別小看這一雙細細的筷子,無論面條,米飯,青菜,肉食,甚至小豆粒,吃任何東西都難不倒它,它既可以這樣夾菜,也可以當叉子,又方便又衛(wèi)生,后來中國人就習慣了用筷子吃東西,并且一代一代傳下來,F(xiàn)在,它可是我們吃東西的時候離不了的好伙伴。你們說,筷子是不是很神奇呢?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
2、學習活動。
① 請每一組的小組長為幼兒分發(fā)筷子與小碟子,幼兒將各自的筷子按老師的要求拿在手上。
② 先將筷子象老師這樣拿在手上,細的一頭向下,粗的一頭向上,且兩只筷子的兩端要對齊,然后用大拇指,食指夾住,將中指放在兩根筷子之間,這樣,我們的筷子就能夠自由的開合,夾取東西了,F(xiàn)在。讓我們互相看看,誰的小手最靈巧。(幼兒間相互交流,檢查,老師則巡回指導,并幫助那些還不能正確持筷的幼兒掌握要領。)③ 現(xiàn)在,讓我們舉起我們手中的筷子來做個筷子操吧!
放音樂《兔子舞》,幼兒跟隨老師練習筷子使用的各種模仿,如:并攏筷子撥飯,張開筷子夾菜,橫著筷子挑面條,豎著筷子叉饅頭,攪動筷子攪拌等等,反復多次練習。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