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7-11-01 16:02:19
誰來決定分娩方式
通常情況下,醫(yī)生會根據(jù)準媽媽的身體情況和是否存在剖宮產指征來確定生產方式。一旦需要進行剖宮產,準媽媽要詳細了解剖宮產的危險性極其可能導致的并發(fā)癥,一定要由準媽媽本人及家人同時簽署手術單才能進行手術。
接下來講述一些剖宮產手術的細節(jié):
1、選擇剖宮產的時間
根據(jù)懷孕的時間以及身體狀況確定時間。
2、手術前你該怎么做
實施剖宮產前一天吃完晚飯后不要進食,手術前6-8小時也不要再喝水,確保身體健康,不要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發(fā)熱的疾病。
3、麻醉方式
麻醉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現(xiàn)在國內經常采用的麻醉方式為硬膜外麻醉。麻醉師一般來說會在腰椎第3-4節(jié)之間,輕輕插入一根硬膜外管,藥物經過管子緩慢釋放,準媽媽感覺不到疼痛。這種麻醉方式在術后可以保留麻醉管,并配以術后陣痛泵,使藥物緩慢釋放。
腰麻、全身麻醉、聯(lián)合麻醉(硬膜外麻醉+腰麻)也是麻醉方式,醫(yī)生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
緊急情況下,醫(yī)生會進行局部麻醉。選擇麻醉方式,一定要征得家屬的同意。
4、手術中你會遇到什么
下腹會被清洗消毒,插入導尿管,然后麻醉。在下腹壁下垂的皺褶處切開一個水平的切口,子宮壁上切第二個切口,在羊膜被打開后,取出孩子。
5、傷口會有多大
具體的傷口是根據(jù)胎兒的大小來決定的,通常情況下是在13厘米左右。從美觀的角度出發(fā),大都采用水平切口,如果準媽媽不屬于瘢痕體質,手術后恢復好的一般看不出來。
6、手術后多久才能進食
通常以術后排氣作為可以正常進食的標志,快的6小時,慢的要1-2天。麻醉會造成腸道平滑肌的蠕動減弱,排氣就代表著準媽媽開始消化了。在生產完后最好是在床上多翻翻身,這樣可以幫助排氣。在可以進食后最好吃一些蛋羹、米粥等容易消化的東西。
7、產后恢復
在生產完后的一段時間,醫(yī)生會對你進行檢查,同時會按壓你的子宮底部,幫助促進宮內積血排出。產后最需要關注的就是感染,發(fā)生率占所有剖腹產的5%-10%,一般服用或注射一些抗生素就可以治愈。在產后12個小時可以下床走動,產婦可以多進行活動,這樣能夠幫助胃腸道系統(tǒng)恢復工作,同時能夠預防子宮內產生淤血塊。
如果醫(yī)生懷疑你的傷口有感染的情況,可以使用紅外線照射等理療方式幫助傷口愈合。
8、產后多排尿
術后麻醉藥物作用消失后,護士會取出導尿管,產婦盡量早日自主排尿。
9、第二胎一定要采取剖宮產?
第一胎是剖腹產,在產第二胎的時候,如果上次手術指征已不存在,胎兒的體重輕于3.5公斤,那么還是可以自然生產的。
10、剖宮產后2-3年才能再懷孕?
專家認為第二次懷孕時間與第一次剖宮產時間是沒有關系的,而是取決于上次手術傷口的恢復情況。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