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幼教 > 幼升小 > 幼升小政策 > 正文

包河區(qū)2016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實施方案

來源:家長幫論壇合肥站 作者:賢姐姐 2017-12-09 19:05:34

說兩句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包河區(qū)2016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實施方案,希望對合肥爸媽了解幼升小,幫助寶貝更好的升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指導思想

  二、招生原則

 。ㄒ唬﹫猿“兩個一致”原則。即在包河區(qū)行政區(qū)域范圍內(含濱湖新區(qū))的適齡兒童少年戶籍與父母(或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戶籍一致并單獨立戶;適齡兒童少年戶籍地址與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的房產證地址一致。符合“兩個一致”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到所在學區(qū)學校入學。對婚后確因無住房一直隨父母或岳父母三代同住一處的家庭,其第三代適齡兒童少年可在學區(qū)學校入學。因特殊情況,房產證和戶口簿不統(tǒng)一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須憑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的房產證并實際居住等相關材料,由區(qū)招辦統(tǒng)籌安排入學。

  (二)堅持“就近、免試、單校劃片”原則。

  三、招生辦法

 。ㄒ唬┕k小學招生

  各小學于6月10日前將本校細化的學區(qū)圖和招生啟事送區(qū)招辦審核備案,并在招生前一周向社會張榜公布,各校不得提前或推遲招生。(學區(qū)圖以區(qū)招辦公布為準)

 。ㄈ┢渌猩

  1、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報名

  對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切實保障“同城待遇”,實現“零障礙入學”。

  2、初中特長生招生

  根據省教育廳皖教秘基〔2012〕41號文件精神,我區(qū)46中、48中可在本轄區(qū)內招收體育和藝術特長生,特長生招收人數比例不超過學校當年招生總數的5%。

  3、殘疾兒童少年入學

  太湖路小學繼續(xù)開設“智障兒童輔讀班”,面對全區(qū)招收智障兒童。屯溪路小學教育集團(金斗路小學)設立“包河區(qū)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今年秋季面對濱湖新區(qū)招收智障兒童。

  4、民辦初中招生

  四、幾點說明

  (一)政策性照顧

 。ǘ└咝8綄賹W校招生

  合肥工業(yè)大學、中國科技大學職工子女應進入本單位附中和子弟學校就讀。

 。ㄈ┬陆▽W校投入使用

  濱湖新區(qū)今年秋季6所新校建成并開始招生,分別是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學教育集團嘉陵江路中學、合肥市陽光中學四川路校區(qū)、合肥師范附小教育集團萬慈小學、合肥市屯溪路小學教育集團金斗路小學、師范附小第三小學貴陽路校區(qū)、合肥市望湖小學洞庭湖路校區(qū)。

  包河經濟開發(fā)區(qū)金葡萄家園小區(qū)配套小學建成并開始招生,該校納入合肥市金葡萄小學管理,作為合肥市金葡萄小學北區(qū)。

  合肥實驗學校教育集團西安路學校在金葡萄小學北區(qū)借址辦學,2017年秋季整體遷回建成的新校。

  (四)停止招生學校情況

  合肥市曉星小學、合肥市義城小學、合肥市屯溪路小學教育集團(新街校區(qū))停止招生。

  五、規(guī)范管理

  (三)各校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關心少年兒童身心健康,嚴格控制“大班額”,原則上不得超過省規(guī)定標準。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