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1-23 13:21:45
3、隨文識字,理解內(nèi)容
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是為課文的教學難點設計的。通過初讀課文,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了整體感知,接著我又讓學生再讀課文,思考課文里介紹了幾種辨別方向的方法,用筆作上記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確課文中講的“天然的指南針”各指的是什么?(板貼太陽、北極星、大樹、積雪圖片)。學生是學習的主角,老師只是引導者。接下來我再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段落讀,通過朗讀、課件演示及師生之間的互動,著重理解怎樣利用大樹和溝渠道里的積雪辨別方向,同時理解重點詞 “稠”和“稀”的意思,用溝渠里的積雪辨別方向尤其是一個難點。
4、感情朗讀,突出重點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詩歌教學更應強調多讀少講,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本詩是寫自然科學常識的詩歌,雖然沒有強烈的情感,但語言清新秀麗,富有情趣,我就安排了各種形式的朗讀:自由讀、示范讀、男女生賽讀、誦讀、齊讀等方式。通過反復朗讀,學生既理解了課文,又積累了語言,培養(yǎng)了語感。
5、背誦積累,拓展延伸
語文素養(yǎng)之一就是讓學生有豐富的語言積累,感情朗讀,背誦課文都是本課的教學目標。先讓學生當堂練習背誦。再說說大自然中還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針?學生說完教師出示課件展示相關資料,以填空形式再讓學生創(chuàng)編詩歌。這樣既能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本內(nèi)容上,又讓他們從課內(nèi)走向課外,積累知識,同時又能培養(yǎng)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語文教學就是要讓學生欣賞美、感悟美、創(chuàng)造美,學生是天生的詩人,他們受到美的啟發(fā),積累了豐富的語言,詩歌自然而然就會從他們的心里流出來。
6、指導書寫
學生觀察,教師范寫,突出重點,個別指導。
7、總結,布置作業(yè)
首尾呼應,以課文最后一小節(jié)來結束課堂,相機板書。最后布置作業(yè):
課外閱讀《十萬個為什么》、《藍貓?zhí)詺馊枴返葧私獯笞匀坏膴W秘。作業(yè)的設計主要是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
五、說板書設計: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白 天 (太陽圖) 南—北
晚 上 (北極星圖) 高掛—北方 細細觀察
陰雨天 (大樹圖) 稠—南 稀—北 多多去想
冬 天。ǚe雪圖) 快—北 慢—南
本課的板書設計力求突出重點,反映課文的思路,做到簡明、概括,使學生獲得鮮明的印象,更好地掌握方向。
總之,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始終以讀為主,通過多種教法和學法相輔相成地結合,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走進大自然,觀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實現(xiàn)了“要留心周圍事物,發(fā)現(xiàn)科學知識,做生活的有心人”的課程價值。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