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奧數(shù)網 2018-02-07 10:41:19
你耕耘什么,將收獲什么有一句話說“不閱讀的孩子,是學習上的潛在差生”,因為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如果你還是對孩子的閱讀不屑一顧,只關心他的學習成績,看到沒考好就打罵,但就是找不到孩子為什么沒有考好的原因。其實是孩子的能力根本就沒有提升上去,死記硬背式的學習,終究是沒有效果的。因為語文的學習在于閱讀。這幾年的教育改革,在今年的語文課本設置上看到了一絲生機和變化。
今年400多萬中小學生將啟用新版語文教材:里面的亮點是更加重視孩子的閱讀,并且提倡孩子和大人一起讀,增加課外閱讀的一個要求。下面我們仔細看看這些變化:增加了一個“快樂閱讀吧”欄目,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教材第一單元的入學教育中,有一幅圖是孩子們一起討論《西游記》等故事,語文學習將越來越重視孩子的閱讀表達,通過讀故事、演故事、看故事等,提升閱讀能力。入學教育中第一次提出閱讀教育,把閱讀習慣提升到和識字、寫字同等重要的地位。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讀”欄目,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課外閱讀。
這就是提倡親子共讀,拓展孩子課外閱讀的一個方向。希望老師和父母能夠一起,真正地在這兩點上下功夫。因為語文教學不能單篇碎片化教學。需要一個閱讀的氛圍,一個閱讀習慣和水平?梢哉f,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成績肯定不會很好,因為綜合能力的考核需要更多的閱讀量和知識量來支撐。
而且可以想象在新的時代里,沒有閱讀能力的人,是會被淘汰的。因為信息化時代,需要好的閱讀理解能力。我們很多家長一看到深度的報道,馬上就傻眼了。但是那些狗血的娛樂新聞倒是能夠樂呵呵地笑幾天。這就是為什么要強調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這是學習的需要,是個人發(fā)展的需要。父母沒有權利去剝奪,而是要積極地為孩子培養(yǎng)這種習慣。而且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是有關鍵期的。錯過了這個關鍵期,那就要付出幾倍的努力,而且收效甚微。
閱讀的黃金十年是哪十年呢?閱讀的黃金十年可以說是從0歲開始到10歲,最需要做的就是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孩子在0-6歲有一個感官關鍵期,從出生起,孩子會借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嗅覺的感官來熟悉環(huán)境,了解事物。這個時期孩子就可以接觸圖書,由父母開始進行親子共讀。而這個時期的努力,將為接下來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
蒙臺梭利指出,幼兒的文化敏感期萌芽于3歲。在這個時期,孩子會有一個識字敏感期,此時期的閱讀建議是:可以給孩子閱讀一些經典繪本,千萬不要覺得孩子不識字,就不給他閱讀,而是要多閱讀,讓孩子從宏觀上認字。這個時期,孩子能宏觀地認識文字,也就一個整體的形象,還不能夠分解字的筆畫,達不到書寫,更不能掌握字的含義。
5-7歲,孩子進入大量認字的階段,可以讀一些簡單文字類的圖書,比如《中國童謠》、《開心柯藍》、《不一樣的卡梅拉》等圖書。8-10歲,孩子在經歷了幼兒期識字、由圖向文字的轉變、初步建立閱讀興趣,開始有自己明確的閱讀愛好。孩子應該進入他一生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黃金閱讀期。
這個時期可以讀深厚一點的書,不能再簡單地停留在繪本階段,比如《諾貝爾青少年系列》、著名翻譯家任溶溶擔綱的《國際安徒生獎大獎書系》,還有一些經典的世界名著。
這個階段,孩子就像一個海綿一樣,吸收著周邊的信息,識字量不斷增加,閱讀的觸角不斷伸長,閱讀的視野不斷擴大,如果在這個黃金時期沒有讓孩子的閱讀習慣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缺憾。到了高年級或者大學,要想再去彌補,難免“先天缺陷”,無法治愈。
為什么要在10歲前培養(yǎng)呢?因為這一階段是孩子大腦發(fā)育的關鍵期,也是孩子學習的關鍵期,無論好習慣還是壞習慣主要是在10歲前形成。
法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曾經這樣說:“人生當中最危險的一段時間是從出生到10歲。在這段時間中,如果不采取摧毀種種錯誤和惡習的手段的話,它們就會發(fā)芽滋長,以至后來采取手段去改的時候,它們已經是扎下了深根,永遠無法拔掉和剔除了。”如果孩子過了10歲,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已經很低了。
假如這10年里,你讓孩子形成了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習慣,你會省心很多。閱讀的關鍵十年,給予父母三條黃金法則:
1、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你做了什么很重要你仔細想想,家里有書嗎?你自己最近讀過書嗎?孩子在閱讀的時候,你在做什么?
我發(fā)現(xiàn)過一個很有趣的事,只要我看書,小小魚基本都會去提幾本書來,說要我講。每次我得滿足他,我才能自己繼續(xù)讀。但是我如果在電腦前面,他會跟我說,我也要玩。于是他就來我懷里敲鍵盤。幸好我不追劇,不玩游戲。否則他肯定都會學了去不可。孩子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有一次他還問我,為什么小孩不能抽煙呢!我想你應該看到了自己。如果你天天追劇,那孩子怎么會去愛上閱讀。∥腋冶WC,只要你將家里的電視機關掉,在家里和孩子一起建一個讀書角或者書房;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和孩子一起討論書中的故事;給孩子增加書的速度要多于自己的應酬次數(shù)的話,你會收獲一個不一樣的孩子。一個愛讀書的孩子,基本就是從這樣的家庭里長出來的。
講真,沒有人天生不愛閱讀,也沒有人天生就愛書。你會說你自己天生就不愛閱讀???其實你會說自己只是沒時間看書罷了。讀書的時間,現(xiàn)在是我們中國人最舍不得花的時間。而打牌的時間,是大街小巷最時髦的時間消費。
所以我們常常想給孩子找一個讀書的地方,方圓20里沒有書的蹤跡。與其怪社會不懂味,不如自己努力,給孩子建一座家庭圖書館。愿你的時間不要放在電視機和商場里。特別是做了爸的人,不要把時間還放在網吧和游戲上。你這樣做,孩子不學你,都對不起你!
2、給孩子選一套好書很重要
人靠衣裝馬靠鞍,好馬配好鞍才行。
如果你的孩子是一匹千里馬,你把他當驢養(yǎng)?蓢@這世間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芏嗪⒆邮菒坶喿x的,只是苦于兩點,與其失之交臂。一點是從來沒有真正地讀過,沒書可讀。一點是從來沒讀過適合的書。
有人會說,沒書可讀,太危言聳聽了吧!學校里不是正讀著嘛!說實話,學校里的課本不能叫閱讀,不能等同于真正的閱讀。有媽媽說怕孩子分心,只要讀學校的課本就好,能考高分才是王道。好吧,你贏了。你贏在了對孩子分數(shù)的重視上,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忠實粉絲。
只是我們這個時代,已經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不雜學一點,將來出了學校怎么混。騙子這么多,傻子都不夠用了。單純的學生已經成了騙子們的香饃饃。
另外我們談一談為什么說孩子沒有讀過合適的書。這種情形太普遍了。我們打開淘寶,看看熱銷榜單。有不少的格林童話改編本,365夜故事改編本,性格養(yǎng)成100法等。小巴掌大的書,20本一套,只要9塊9,還包郵。你想過孩子的感受嗎?自己的第一套啟蒙書就是這種書。畫面都是花花綠綠的,美其名曰“視覺刺激”,圖形扭曲變形,美其名曰“開發(fā)想象”,將一只老虎畫成一只貓,是想告訴孩子老虎就是貓科動物嗎?別拿這種劣質的圖書荼害孩子的心靈了。
還有一種就是父母認為的好書,硬塞給孩子讀。比如有些父母覺得要給孩子讀國學,于是買了三字經,百家姓,天天給孩子讀。自己不知道其中的意思和朗誦的音律之美,當然無法讓孩子去感受。
所以一頓搞下來,孩子對閱讀徹底沒有了興趣。媽媽一說閱讀,孩子的頭就大了。有時候,就好像你養(yǎng)一只小白兔。它喜歡吃青菜蘿卜,但是你給他吃大米,吃鮑魚海參。因為你覺得這是好東西,但是兔子未必喜歡呢!有時候,父母選書就是這樣,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
給大家從圖書的一些硬性指標說說選書:紙張、油墨、印刷精美安全,厚度尺寸要適當。讓孩子欣賞的圖書都必須嚴格要求其字體、圖書印刷清晰、精美。對于小家伙來說,圓角的圖書比直角的更容易得到保護。尺寸的話,對于大孩子沒什么要求,但是小家伙們更喜歡小一點的,手掌書,手指書,互動書,洞洞書簡直就是小家伙的最愛,因為他們的世界小小的。關于選書還有一個重要的點就是均衡:就好像給孩子吃東西一樣,我們要講究營養(yǎng)的合理搭配,選擇圖書也是如此,不能孩子愛讀漫畫,家里就只買漫畫書;孩子喜歡地理歷史,那就不管其他自然科學;孩子喜歡童話故事,那就不讀社科文學,肯定不行,給孩子讀書,就要葷素搭配,內容多元化,讓孩子的視野變得開闊。
3、了解孩子的閱讀興趣及水平很重要有很多媽媽希望我給孩子推薦圖書,其實這有點瞎子過河的感覺。真正能給孩子選擇圖書的是兩個人:一個是父母,另一個是孩子自己。
有人找魚爸咨詢給孩子讀什么書好,我一般會首先問孩子讀過什么書?喜歡什么類型的書?很多媽媽根本就不清楚自己的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如何,不了解孩子的興趣,所以選書無從談起。所以,一定要堅持親子共讀。因為我覺得只有親子共讀才能讓父母真正地了解孩子。因為孩子的閱讀能力很多時候和年齡都無關,比如小小魚現(xiàn)在已經能夠理解大孩子的一些書。有些7歲的孩子能讀9歲孩子的書。這個閱讀能力的形成跟孩子的閱讀經歷和積累有關。
而這個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父母要有足夠的參與和把握。不要覺得自己丟幾本書給孩子就行。
另外就是要了解孩子的興趣,不要逼著他去讀一些不感興趣的書,也不要阻止他去閱讀自己想讀的書。有些媽媽看到孩子天天只讀漫畫,就逼著他去讀文學書籍,那孩子一下子肯定接受不了。你可以給他一些故事性強的美繪圖書,圖片還是有很多,文字相對較少,給孩子一個過渡。在這個過渡的過程中,你可以做的事很多。比如向孩子推薦一些好的書,并且勾起他們的好奇心。增加其他圖書的比例,慢慢地就將重心轉移了。真正養(yǎng)成了閱讀習慣的孩子,閱讀量一般都很大,而且?guī)缀跏遣惶羰车摹?/p>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