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3-07 21:40:23
四、指導朗讀,加深體會。
1、造成這樣的結(jié)果,是因為當初他們互不相讓,爭執(zhí)不下。它們是怎么說的?(出示句子)
2、自由朗讀。
3、指導朗讀“鷸”的話:
A、“鷸”的話是什么意思?
B、它氣急敗壞的說();它咬牙切齒的說();它火冒三丈的說()。
4、指導朗讀“蚌”的話:
A、“蚌”的話是什么意思?
B、它暴跳如雷的說();它氣勢洶洶的說();他怒氣沖天的說:()
5、分角色練讀。
6、齊讀全文。
7、此時此刻,鷸和蚌都落入了漁夫的手中,他們的心里做何感想?指名回答。
8、同桌討論:為什么它們寧可“兩敗俱傷”也“互不相讓”?(教師板書)指名回答。
9、小結(jié):它們只想著自己所擁有的有利條件,而沒有想到自己也處于死亡的邊緣。如果這樣繼續(xù)下去,必然是(兩敗俱傷)最終(漁翁得利)。(板書:漁翁得利。)
10、教師小結(jié),畫出箭頭,完成板書。
11、配樂朗讀。
12、全體起立,配樂背誦這則文言文。
五、總結(jié)全文,揭示寓意。
1、聽了這則小故事,此時的趙王會怎么想?(出示七國圖)。于是。ǔ鍪驹模ㄍ踉唬---)
2、教師小結(jié)戰(zhàn)國時期辯士的才華同時展示寓言的魅力。
3、請學生結(jié)合課前查閱的資料談談體會。
4、今天學習了這一課,希望同學們能牢記鷸蚌相爭所揭示的道理。我們要對這些人說:(指名說)。
5、出示寓意。齊讀寓意。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業(yè)。
這個故事被西漢的文學家劉向收錄在《戰(zhàn)國策》中。課后請同學們閱讀《戰(zhàn)國策》一書,它對我們的思想、行為都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板書設計:
鷸蚌相爭 → 漁翁得利
↑ ↑
互不相讓 → 兩敗俱傷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