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幼教 > 專題_小學資源庫 > 小學資源庫 > 正文

2018年人教新課標四年級語文下冊《漁夫的故事》教案設計

來源:幼教網 2018-03-14 17:11:07

說兩句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2018年人教新課標四年級語文下冊《漁夫的故事》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1.認識8個生字。能正確讀“規(guī)矩、膽瓶、笑逐顏開、金幣、自言自語、披頭散發(fā)、堡壘、鐵叉、違背、解救、無惡不作、榮華富貴、倒霉、恩將仇報、起誓、簡短、口吻、下流無恥”等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漁夫是怎樣用智慧戰(zhàn)勝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脈絡,簡要地復述課文內容。

  過程方法

  這是一篇民間故事,語言通俗、夸張,情節(jié)曲折、生動,很受學生們歡迎。因為容易理解,所以教師不必多講,可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以課本劇的形式通過學生的表演來理解體會。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領會本文寓意:對待惡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聽說過《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了嗎?聽說過《神燈》的故事嗎?是呀這 些故事伴隨我們長大,給了我們無數美好的幻想,這些故事都是出自一本古代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這是一本神奇的書,今天我們要學習其中的一篇 ——《漁夫的故事》。

  二、教學達標

  1、了解文學常識:你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嗎?給大家介紹一下

  2、自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并且初步了解故事情節(jié)

  3、教師拋磚引玉,提示性表演開頭

  我是一個窮漁夫,以打魚為生。我打了一輩子的魚,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每天只撒四次 網,這就足夠我維持一天的生活了。可是今天我已經撒了三次網了什么也沒撈到,難道今天這么倒霉嗎?我再撒一次看看,上帝保佑我撈一條大魚。(做撒網狀)哎呀怎么這么沉,上帝真的保佑我撈著大魚了。(做用力拉魚網狀)

  4、學生排練。

  兩人一組自愿組合,排練在魔鬼和漁夫之間發(fā)生的故事,通過排練熟悉語言,進一步了 解課文細節(jié),體會人物形象。教師提示可以利用現有的條件做道具。

  5、學生表演。

  。每一對學生表演完,請同學來評價表演的優(yōu)點與缺點,讓下一對表演的同學引以為戒。找三對學生表演較好。

  6、教師小結

  漁夫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總結出:對待惡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爭還要善于斗爭,既勇敢又要機智。

  三、開拓擴展

  這是一個古代阿拉伯的民間故事,我國古代有沒有類似的故事?(東郭先生)

  通過這篇民間故事的學習,你能總結出民間故事的特點嗎?

  四、欣賞體會

  動畫片《皇帝的新裝》中節(jié)選:“老大臣看新衣”一段,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在課本的基礎上怎樣表演得更加生動,加深對表演課本劇的理解。

  課后反思:當我借助多媒體朗讀之后,學生興趣盎然;當問到:“你對漁夫的印象如何?從何得知?”學生紛紛舉手。這篇文章很好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讀出人物的特點。當分男女角色時,學生發(fā)揮很好,把漁夫的沉著穩(wěn)重和機智,惡魔的兇惡和愚蠢充分地表現出來。不足之處:個別差生在朗讀方面比較差。聲音太小,請他們表演花去的時間較多。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