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4-09 13:10:06
發(fā)育期間吃什么好?青春期是每個人必經(jīng)的一個過渡時期,青春期飲食影響著孩子健康。正確的飲食習慣,可以保證身體發(fā)育。那么,發(fā)育期間吃什么好呢?
發(fā)育期間注意事項
1、兒童別大補,以健脾為主
一般而言,大人常用的苦寒、清熱、溫補的中藥藥膳方子都不適合小孩子。常見的補品中,阿膠有補血作用,燕窩能補氣補血,鹿茸一般供陽虛者進補,有壯陽作用。紅參、黨參等參類用于補氣,這類大補品都不適合小孩子。
外加現(xiàn)在保健品市場良莠不齊,不合格補品在加工過程中加入了不明添加劑,會對孩子健康有負面影響。
家長實在不宜“拔苗助長”,少量短期濫補也許問題不大,如果頻繁補或大量補,則更妨礙孩子脾胃功能,反而阻礙其他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影響生長發(fā)育。
兒童的進補重點不在“補”,而在助臟器功能的運轉。中醫(yī)觀點認為,小孩子存有“兩有余三不足”現(xiàn)象,“兩有余,指的是心、肝過旺;三不足,指的是孩子肺不足易外感風寒,脾不足消化不良,腎氣不足抵抗力不夠”。因此,孩子需要的不是補,而是調節(jié)這些臟器的功能。
在“三不足”中,兒童以脾胃不足消化不良較多見,家長可以選擇一些藥食兩用的健脾食材,如淮山、蓮子、芡實、麥芽、陳皮、山楂等,這類食物性平味甘,口感也不錯,可以用于煲湯煲粥,一周進食兩三次。
如果孩子確實比同齡孩子發(fā)育狀況差,你想通過中藥調理,那就要就醫(yī)診治,看孩子有無器質性病變,是否缺乏微量元素,在醫(yī)師的指導下解決這個問題。
2、飲食均衡+戶外運動為最好“補品”
還有的家長總認為“孩子營養(yǎng)不好”,這是另外一個誤區(qū)。鄭燕霞認為,以現(xiàn)今的飲食水平,大城市的孩子不可能缺營養(yǎng)。家長別只盯在“進補”上,保證正常的飲食,讓孩子攝取足夠的營養(yǎng)素,這才是身體強壯的關鍵。
家長要多讓孩子吃天然食物,少吃加工制品。各種種類的食物換著吃,一來讓孩子有新鮮感,能刺激食欲;二來食品種類越豐富,意味著孩子所攝取的營養(yǎng)也越豐富,有助于孩子抵抗力的形成。除飲食外,孩子多參與戶外運動,這是免疫力形成的另一個關鍵。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