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4-23 14:18:25
1 親子溝通的重要性
1、讓孩子懂得替他人著想 通過溝通教育,可以讓孩子明白和諧的意義,說話做事時懂得替別人著想,懂得如何戰(zhàn)勝自己的人性弱點,慢慢地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
2、懂得人際關系的重要性 家庭中的溝通教育可以使孩子比較早的認識到人際關系的重要性,孩子通過交往享受到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東西,享受和滿足家庭成員、同學、師生之間等情感需要,理解愛的真正意義。
3、逐漸成為受歡迎的孩子 因為良好溝通的過程就是樹立自我形象的過程,懂得做事、做人的道理,懂得了溝通的理念和技巧,說話做事懂得尊重他人,時時處處替他人著想,因為這些,孩子就能深受爸媽、老師和同學的喜愛。
4、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不管是什么類型的親自教育,都需要通過言語來表達,所以語言溝通是人際交往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方式。而溝通教育實質上也是人生教育,孩子若能從小就接觸人生目標和人生規(guī)劃,就能比較早地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有相關研究證明,人生目標明確,年齡結構越小,成功的幾率就越大。因為越是早定下目標,努力的方向就會越明確,考過試的同學都知道,每當期末考試的時候,若是老師有意識地得大家劃重點,大家在復習過程中就能比較集中精力去看某一些內容,若是沒有老師的提點,估計大家就是大海撈針似地到處撒網(wǎng)了。因此及早在溝通教育中進行人生目標的學習對于孩子未來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
5、尊重孩子,為溝通建立橋梁 對孩子的學習,有時考差了,雖然我沒有罵過她“你這個笨孩子,不爭氣的東西!”,也沒暴力批評她“學習不好,不許玩,不許吃飯”或“別人考那么好,你為什么不能?”,但曾苦口婆心地對孩子說過“只要你學習好,我們家長最苦最累都值得、都愿意!”有專家指出,所有這些家長的表現(xiàn),被統(tǒng)稱為“破壞性批評”,對孩子會增加學習的壓力,失去自信心,對學習產(chǎn)生恐懼和愧疚,影響父母與子女間的信任與感情。哦,原來是這樣!怪不得孩子認為我們不理解她只會嘮嘮叨叨。認識到了這點,我盡量不再嘮叨。從愛子女的角度出發(fā),讓孩子談談自己的想法。女兒說,其實她也很想考得好,她會認真訂正,總結錯誤,希望得到家長的鼓勵而不是批評。我尊重孩子的意見。這樣一來,孩子帶著愉悅的心情,很快又投入下一階段的學習中去。
6、學會贊揚孩子,多用身體語言溝通 老師說,贊揚也是有學問的,最有價值的贊揚是恰當?shù)亍⒓皶r地稱贊孩子做得對的事情。我的孩子有時會主動幫我做一些家務,或洗洗一些小的衣服、學校帶回的餐具、桌套之類的東西,我當場給予支持與表揚,而不會因洗不干凈而不讓她做,讓孩子覺得她也可以為家庭出一份力。而有的家長可能會拒絕孩子參與,讓孩子管住自己的學習要緊,也可能因此責備孩子借此不想學習找理由,這樣只會給孩子帶來不快樂。在與女兒的交流中,我還學會了身體語言溝通。當孩子做完了功課后,我給她泡泡小腳,摸摸腳趾。有一天我在為她蓋好被子后,親了一下她的額頭,呵呵,女兒很驚喜(一般都是孩子親我),她帶著甜美的微笑很快進入夢鄉(xiāng)。這種融洽的關系,很讓孩子暢開心菲,從而讓我了解到孩子的內心活動。
2 親子溝通的原則有哪些
1、明白親子溝通的重要性 作為父母,在面對親子溝通問題時,第一個要解決的不是如何立刻去“教訓”不聽話的孩子,而是要先搞明白什么是親子溝通,親子溝通有什么意義。有很多人會犯錯是因為不知其然,而有些人則是因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想要改善和孩子間的溝通問題,著急是沒有用的,一定要先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2、學會接納孩子 有專家表示,心理學上把接納視為溝通的先鋒。意思在于唯有你已經(jīng)從心里上多少接受了這個人,你才愿意嘗試著與之溝通交流。父母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應該注意接受、收納、解讀孩子傳達的信息,并根據(jù)所得的信息為孩子做出最妥當?shù)幕卮穑皇请S隨便便地聽,然后隨隨便便地回答,或是干脆不聽不回答,這都是不好的行為。當孩子向你傾訴一些不開心的事情時,你可以嘗試這樣回答:“寶貝,我很理解你現(xiàn)在的心情。”另外父母也可以通過一些身體語言表示鼓勵孩子,以此來表明你已經(jīng)接納了他們的信息。父母要知道,大人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喜歡向人傾訴,喜歡別人的安慰鼓勵,其實孩子也是一樣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