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5-18 18:59:30
幼教網(wǎng)整理了關于2018年人教新課標三年級美術上冊《迷人的動畫片》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欣賞動畫片,使學生了解動畫片的不同類型。
2.在欣賞各種動畫片的同時,使學生了解夸張與變形是動畫片表現(xiàn)上最主要的特征。
3.在欣賞動畫片的同時,還使學生了解動畫片的制作過程。
教學重點:
了解動畫片的類型以及最主要的特點。
教學難點:
了解動畫片夸張變形的特點并能用學過的美術技法創(chuàng)作或表現(xiàn)一個動畫形象。
教學準備:
教師:教師收集國內(nèi)外各種動畫片的資料,制成課件。課前發(fā)給學生“動畫城”的請柬。
學生:課前收集動畫片的資料供上課時討論。完成請柬后面的調(diào)查報告。
教學活動過程: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用課件創(chuàng)設出“動畫城”的情境,迎接學生
“歡迎大家到動畫城來做客,看,KT貓在招呼小客人們一起去看‘迷人的動畫片’呢!”(板書課題)把你的請柬拿出來搖一搖跟她打個招呼吧!”
活動二:交流、探究
“你昨天收到KT貓送你的請柬時,心情一定很激動吧?KT貓在請柬的背面還給大家留了一項小任務呢,咱們現(xiàn)在就來向KT貓匯報一下吧!
課件出示三項調(diào)查任務:
“1.你的爺爺奶奶小時候看過動畫片嗎?2.你的爸爸媽媽小時候最喜歡的一部動畫片是什么?3.你都看過哪些動畫片?最喜歡的是哪一部?”
請學生交流一下自己的調(diào)查。
教師總結(jié):“看來動畫片也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而發(fā)展的。爺爺奶奶小時候雖然沒有動畫片看,但他們也有自己的辦法讓圖畫動起來,想知道是什么辦法么?”
教師展示一本小小動畫書“這樣一本畫滿畫的小書,快速的翻動起來,真的好像畫面動起來了。這就像《動畫城》的廣告中說的:“五十年代,動畫在紙上”。這個小本子里面有什么奧秘呢?咱們來研究一下吧!”請學生翻翻看,討論一下,再匯報一下討論的結(jié)果。
教師總結(jié):“把一張張有細微變化而且動作連續(xù)的畫釘在一起,通過快速的翻動就會產(chǎn)生‘動起來’視覺效果。動畫片就是利用這種原理制作的。”放課件“比如《大鬧天宮》里孫悟空獨闖瑤池喝悶酒的一個鏡頭,就是畫師們畫了這樣15幅連續(xù)動作的畫面(展示),再經(jīng)過上色、畫面合成、一幅幅的拍攝,經(jīng)過剪輯就成了這樣的一組動畫片了。(展示)你們看,拍攝一部動畫片要花去制作者多少的心血呀。”
活動三:感受、體驗
“這么有趣的動畫片,你知道是誰發(fā)明的嗎?”
“讓我們聽KT貓來介紹一下。”(課件展示動畫的發(fā)展)
。ó嬐庖簦﹦赢嬈钤缯Q生于法國。1877年,巴黎的光學家兼畫家E.
雷諾根據(jù)“視覺暫留”的原理制成一種新的玩具活動視鏡。電影發(fā)明以后,1906年,美國的J.S.勃拉克頓攝制了第一部拍攝在膠片上的動畫電影,從此動畫電影在美國首先發(fā)展起來。
W.迪斯尼可以稱為美國早期最有代表性的著名動畫藝術家,他的大量作品,不僅在美國,在世界上都很有影響。
(下一屏出示迪斯尼照片)話外音:迪斯尼從少年時期就酷愛動畫藝術,但早年創(chuàng)業(yè)很不成功,最困難的時候他曾經(jīng)睡在別人家樓梯拐角的地方,孤獨的他常把面包分給老鼠吃。所以他把老鼠的形象加以夸張變化,于1928年創(chuàng)造了世界動畫史上最有名的一個卡通明星,同學們,你們知道它是誰嗎?
課件出示米老鼠的形象。
教師:其實早在大家的爺爺奶奶小時候,就已經(jīng)有動畫片了,只是那時候動畫片是在電影院里放映的,而且不是一般人家能消費得起的。
課件展示:上世紀三十到六十年代迪斯尼又創(chuàng)造了“唐老鴨”、“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木偶奇遇記”“小飛象”等一系列受到小朋友喜愛的動畫片。這個時候日本、捷克等國家的動畫片也發(fā)展起來。(課件出示《阿童木》《巴巴爸爸》《藍精靈》《鼴鼠的故事》《花仙子》《聰明的一休》的圖片)這些都是大家的爸爸媽媽小時候看到的外國動畫片。
“KT貓還給大家提了一個問題:你都看過外國的哪些新的動畫片?”
學生說說自己看過的外國動畫片。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