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5-24 14:39:30
幼教網整理了關于2018年鄂教版三年級自然與科學上冊《食物的營養(yǎng)》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闡明:
1.引導學生通過探究了解生活中常見的食物所含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淀粉、蛋白質、脂肪等。
2.指導學生能正確使用酒精燈等實驗器材,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和技能.
3.用火烤、滴碘酒、按壓等方法研究生活中常見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
4.能按照食物所含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對常見的食物進行分類。
5.能用所學的食物營養(yǎng)知識改善自己的營養(yǎng)結構,培養(yǎng)健康科學的飲食健康觀念。
教學策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親身參與科學探究活動過程,培養(yǎng)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智趣。
教學媒體:《食物的營養(yǎng)》多媒體課件,教學材料(略).
教學片斷及點評:
環(huán)節(jié)一:
師:同學們你們平時都愛吃什么?
生:雞肉、面包、粥、魚、饅頭、米飯、雞蛋……
師:很豐富,各種各樣,那么你們想不想知道這些食物中都含有什么營養(yǎng)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食物的營養(yǎng)》。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我作簡化處理了,交流時以開展簡短交流會的形式來展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環(huán)節(jié)二:學生實驗探究常見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
師:今天我們同學還帶來了許多食物,在投影儀上出示(面包、米飯、熟雞蛋、肉、花生、核桃,蘋果、青菜)老師這兒還有一些材料,出示:碘酒、白紙、酒精、火柴、鑷子。你們能根據這些材料想辦法找出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嗎?
師:小組先商量一下(出示課件):
1.你們打算用什么方法找出食物中的什么營養(yǎng)成分?
2.預測有什么現象?
3.說明什么問題?
學生開始熱烈地討論。
交流,匯報:
生1:用小刀把肉切開,在火上燒,會聞到焦味。
生2:將核桃放在紙上按壓
……
師:同學們說的真不錯,現在就按你們的方法去找找這些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好嗎?
課件出示實驗提示:
1.正確使用酒精燈,注意安全.
2.滴碘酒時,只要滴一滴就夠了。
3.在用酒精燈燒時,只要能看到實驗現象就可以,可不要把它燒沒了。
學生按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分組進行實驗探究。
環(huán)節(jié)三:歸納實驗現象
師:可以交流了嗎?你是怎樣做的?你看到了什么現象?得到什么結論?
組1:我們用滴碘酒的方法,面包、米飯、饅頭、滴到碘酒的部分變成了藍色了。
組4:我們小組用壓、碾的方法,肥肉、花生、核桃,我們看到這些食物壓之后紙上有油的痕跡。
組8:我們用燒的方法,燒雞蛋、肉,我們聞到了一股燒頭發(fā)的焦臭味。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