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小提琴課堂 2018-06-07 16:24:14
1.音樂教育發(fā)展了幼兒的情緒情感
音樂能使人產生美感,受到美德教育、愛的教育,因而感到生活的樂趣。幼兒年齡小,思維具體形象,生活經驗和知識范圍有限,我們要用音樂藝術的語言和富有感情的動作、表情讓幼兒從聽、想、說、唱、動等方面去感受音樂,領悟音樂。例如在欣賞歌曲《拔蘿卜》時,小班幼兒一聽到這段音樂,就隨著鮮明的節(jié)奏前后左右擺動身體,就連拍手也拍的重重的。這說明幼兒能根據樂曲的性質而表現相應的情緒。在老師布置的場景中,小朋友爭著扮演角色上臺去“拔蘿卜”,嘴里還喊著:“要人多一點大蘿卜才能拔下來。”整個活動幼兒性質濃厚,在音樂的感染下,情緒高漲,也理解了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中、大班幼兒感受音樂的準確度更高,他們會根據不同性質的樂曲產生相同的情緒反映;還能將感受教準確的描述出來,從而產生相應的情感。
2.音樂教育發(fā)展了幼兒的智能
當孩子產生了一種主動去感受音樂美的積極心態(tài)后,他們便會自覺、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幼兒對音樂的感悟性很強,在歌唱、欣賞、節(jié)奏等方面,他們都非常容易進入音樂的意境。例如:在欣賞門德爾松的《春之歌》時,幼兒聽到音樂后會用“安靜、流暢、優(yōu)美、舒緩”等詞語來準確的表達自己對音樂性質的感受。當老師告知幼兒這是描寫春天主題的樂曲時,小朋友很快就抓住主題進行聯想,首先有身體動作來扮演春天的動植物,表達對樂曲的感受,然后用語言來表達聯想。有的說:“小芽從泥土里冒出來了。”有的說:“金燦燦的迎春花開了。”有的說:“春姑娘穿這美麗的花衣群在花叢中跳舞呢!”……為促使幼兒的聯想向縱深發(fā)展,老師因勢利導,孩子們則由簡單的一句話引出一段話,語句優(yōu)美連貫;孩子們在邊敘述中邊聯想,有一物想到多物,有“物體”想到“物態(tài)”,在發(fā)展到“情節(jié)”,充分表現了音樂欣賞教育在幼兒聯想能力中的功能。可見,音樂教育對幼兒智能發(fā)展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雖然我在幼兒園待得時間不是很長,但是對幼兒音樂教育這方面也深入的進行過研究,培養(yǎng)幼兒健康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使幼兒音樂教育真正達到了增智、養(yǎng)性、陶性、悅美之目的,由此促進了幼兒身體、情感、智能、社會性等素質的全面發(fā)展。音樂是一種藝術,音樂更是一種美。一點一滴的審美教育,應該貫穿于我們整個音樂教育活動當中,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教師也應該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不單單是音樂方面,更應該有教育學、心理學、美學等多方面的綜合知識。孩子幼兒時期的教育對未來的成長起到很關鍵的作用,從音樂的教育滲透到創(chuàng)造力、表現力、思維能力的開發(fā),使幼兒成長為一個陽光、快樂的小精靈,做美的使者,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永遠所追求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