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說說書畫 2018-06-09 14:40:25
家長、老師如何協(xié)助孩子快樂地享受創(chuàng)作的樂趣呢?
一、建立正確的引導觀念和方法:
身為美術老師或父母,一定要知道兒童畫沒有外在的標準;每個人會因個性及成長經(jīng)驗之差異而有不同的表現(xiàn)。孩子在生理成長上有一定的發(fā)展過程,在繪畫方面也有一定的發(fā)展過程。
每個孩子都須從自主性的運動機能之涂鴉期開始,慢慢進入以自己的圖式來表現(xiàn)心中的意象之圖式期,最后才有想將視覺記憶的物體如實地呈現(xiàn)之擬寫實的表現(xiàn),到了寫實期也已經(jīng)是初中以上了。因此當孩子開始涂鴉時,也許大人看不懂孩子涂鴉的內(nèi)容和意義。但要有肯定和鼓勵的回饋,不能給予批評和指責。并要幫助孩子建立畫圖沒有所謂的對和錯之觀念。
當孩子說:我不會畫時,并不能直接教他怎么畫。應先探其原因,若是因習慣臨摹所產(chǎn)生的挫折,一定要先杜絕其臨摹的行為。先從最有感情的物體或情境下鼓勵大膽下筆。若孩子一動筆自己畫出圖形,那怕只是簡單的幾筆線條,也可以回饋地說:不用學別人,也可以畫出和別人不同的,真好。若孩子受外在標準或抄襲方式影響很深,先別要求孩子表現(xiàn)具象的物體。可以和孩子玩一些造形游戲,如線條的構成或顏色的混色游戲。
成人唯有用童心看童畫才能接近孩子的心靈世界,進而幫忙孩子突破心中的障礙。
二、生活經(jīng)驗的擴充:
兒童作畫是畫其所知,因此生活體驗是很重要的。有很多男孩喜歡汽車天天就是畫汽車,若?纯ㄍň蜁诋嬅嫔铣3霈F(xiàn)卡通里的角色,女孩對漂亮的公主情有獨衷時,就會一直投入在如何畫好公主。這些都是自然的發(fā)展,只需要擔心的是孩子自始至終在造形上沒有變化,缺少思考。
若希望孩子可以跳脫固定的描繪主題,就必須讓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豐富起來,不要只有電視、漫畫和電玩。多讓他接觸大自然,多動手做自己的事,請他幫忙做家事。平時多引導他關心生活周圍的人、事、物。如上市場或修車時也可以邀他一起同往,上下學途中也能觀察特別的地方,如修馬路、建筑工程、植物的生長-----等等;如此除了可以增加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更啟迪孩子的觀察力。
孩子對任何有趣的事常投入而忘我,如在地上看到一群螞蟻或在動物園看到喜歡的動物,有可能駐足良久不動。有些大人會因時間或沒耐心等候,奔命催促打斷孩子研究的精神,使得孩子的視覺記憶不完整,也喪失累積經(jīng)驗的的機會。
三、比賽不是萬靈丹:
大人千萬不要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常讓孩子參加比賽。如此孩子會失去創(chuàng)作時真正獲得內(nèi)在的喜悅,反而為了比賽才將作品完成,是有目的的創(chuàng)作而沒有自發(fā)的表現(xiàn)。若是石沉大海多次,會因而認為自己能力差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肯定。
把比賽當成是一種經(jīng)驗的體驗,用平常心視之。得不得獎和能力沒有絕對的關系,只要和平常一樣用心創(chuàng)作就是最好的。評審老師喜歡的風格不同,沒辦法做到絕對的公平。
四、尊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
孩子的天生特質(zhì)是因人而異,就是雙胞胎也是有差異,更何況是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因此尊重每位孩子不同的表現(xiàn)是每個大人應該學習的,這對現(xiàn)今的大人而言也許有些困難。我們從小習慣在被比較的環(huán)境長大,也自然不知覺地將孩子和孩子之間做比較。但當我們有了認知隨時提醒自己,以身教來引導孩子,讓孩子認識自我的特質(zhì),接納自己;并進而尊重他人的特質(zhì)。
五、指導者觀念的澄清:
身為指導者一定要認清自己的角色是引導者,活動前的計劃是整個活動過程比重最大的。面對教學,一定要清楚孩子的繪畫特征,及其身心發(fā)展,和社會行為發(fā)展等等。如此才能設計符合孩子的需要與能力所及之課程。才不會有揠苗助長的疑慮。
總而言之,一個富有創(chuàng)意并尊重孩子主觀意念的環(huán)境,最能幫助兒童藝術創(chuàng)作的呈現(xiàn)。在此環(huán)境陶冶下的孩子,必然信心十足,自然不會再有我不會畫的困擾。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