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樂繪分享 作者:leaves 2018-06-09 15:01:02
家長對兒童美術教育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對美術教育作用的了解及認識水平上。調查顯示:學歷較高而年輕的家長對兒童美術教育的認識水平高于學歷低、年老的家長。他們雖然不知道美術課應該怎樣上,但他們卻懂得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很重要。知道讓孩子沒有負擔的自由自在的畫遠比教孩子“一招”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發(fā)展。他們看中的是孩子素質的提高,而不太重視孩子畫的畫有多像。
這些家長們都能主動地與教師交流,交換意見。咨詢新的教育理念和尋求在家正確輔導的方法。對教師的教學提出意見和建議,使教師知道家長怎樣想和對教師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師的教學。
在這種家庭生活的孩子一般受約束較少,家長在管孩子上也大多是“管理”而不是“管制”。孩子的生活、學習都比較自由。孩子愿意畫就畫,不愿畫家長也不會逼孩子畫。他們知道孩子想畫是一種愛好和欲望,是在平衡一種心理,是一種需求,是快樂地玩耍,自由地涂鴉。沒有必要讓孩子感覺像完成一項任務或為家長辦了一件事,覺得有壓力,有負擔。即便是從藝術的角度來講,學生也只有帶著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想法在創(chuàng)造某種東西時,藝術的靈感才能悄然而來。按“指令”辦事,不但不能產生藝術,也不能起到愉悅孩子心靈的作用。實踐表明:孩子只有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優(yōu)秀的美術教師的輔導以及孩子優(yōu)異的素質,資質三方面條件、環(huán)境都具備時,兒童的藝術潛能才能充分地得以發(fā)揮。孩子的心理、生理、智力、品德才能穩(wěn)定健康地全面發(fā)展。
案例一
美術老師告訴家長她的孩子在美術比寒中獲很獎時,家長不是對孩子的成績表示祝賀,幫助教育孩子正確的對待榮譽,而是問誰比俺強,得金獎的是誰?凡事總想占第一。
有的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知識欠缺,不能正確的對待學生的美術特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名利思想太重。實際上是家長的虛榮心所致,是為自己,不是為孩子。孩子的成績只是家長向親朋好友炫耀的資本。這些家長表面上很重視孩子的成績,但在孩子成長的實際過程中,并沒投入多少精力關注孩子的成長、進步。對孩子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已知道什么,已掌握了什么,哪些是孩子的長處,哪些是孩子的短處等一無所知。對孩子的能力大小,發(fā)展限度和心理承受力全然不顧,就知道孩子能得獎、奪牌,孩子有出息時家長臉上有光彩。
案例二
有的家長看到別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成績好時,心里不自在。也不管自己孩子的自尊心受了受不了,當著老師的面用侮辱、刻薄的語言訓斥孩子。就像有的父母平常不怎么關心孩子上學做作業(yè)的事,只是在孩子考試考“砸”了,才把孩子狠狠地“關心”一次,出氣解恨。
要知道,即便是孩子做錯了事,你批評的是他的錯誤,不能用損孩子的人格和自尊代替批評。家長對孩子的期望要有個度的把握。太高,孩子做不到,反而失掉信心。太低,又會影響孩子的進取心,失掉了動力。不切合實際的期望最終會使家長失望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