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鄭州站 2018-08-21 13:29:11
鄭州市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準備事項
很快就要開學了,我們的準“小學生家長們”,都準備好了嗎?我們?yōu)楦魑患议L們準備了滿滿的干貨,一定會對您和孩子有所幫助,助您和孩子順利開始小學生生涯!
首先,爸爸媽媽們,準備開啟“小學生家長”模式吧!
以下內(nèi)容,請務必認真閱讀喔!
v請您務必準時接送孩子
深圳公立小學的上學時間,一般是上午時段:早上7:50到校,中午11:50左右放學。下午時段:中午13:50到校,到下午15:50左右放學。
深圳部分學校提供早餐和午餐托管服務,有部分學校由于條件不允許不提供早午托服務。因此,家長們要有心理準備,這意味著很多家長需要早上7:50送孩子到校,中午11:50去接孩子回家吃午飯,下午13:50送孩子到校,然后15:50接孩子回家。
如果不在學校午托,就需要來回四趟接送孩子。如果在校午托,也需要早上按時送孩子到校,下午15:50左右接孩子回家。如果家里沒有老人幫忙接送,父母上班,這將讓父母比較為難。
一年級小學生的父母,一定要提前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時間節(jié)奏做出新的安排,力求“準時接送”。
千萬不能覺得,孩子晚到幾分鐘沒啥要緊,晚接一會兒也不影響啥。為什么要強調(diào)這兩個“準時”非常重要呢?
因為上學的時候遲到,在全班同學和老師的注目下進教室,孩子心里必然會不自在;這時候,正常的課堂學習往往已經(jīng)開始,孩子不了解前面老師講解了什么、布置安排了什么……等他坐下來,又要慢慢花時間來進入課堂的氛圍、跟上大家的進度,結(jié)果,這一天孩子都會過得很被動,好像總在追趕大家的進度。
放學接孩子更不要遲到。
“早接”和“晚接”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心理感受的差別很大。
有的父母可能會說:“我家孩子沒事,在幼兒園就接都接不回來,要接著玩,還不如晚點接。”孩子已經(jīng)熟悉了幼兒園生活,但小學還是新生活、新環(huán)境。
因此對于剛升一年級的孩子,如果每天父母接孩子都姍姍來遲,孩子會在等待的過程中懷疑父母對自己的重視程度,擔心父母還會不會來接自己,擔心是不是自己做了什么讓父母會生氣以至于不出現(xiàn)的事情……這些想法都能讓孩子垂頭喪氣。
所以,在一年級準時接送,對于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認同感是很有幫助的。
v請務必給孩子做好早餐
和提供早餐午餐加點心的幼兒園不同的是,大部分的小學不提供餐飲,部分學校為在學校早午托的孩子提供早餐和午餐,即便如此,也要為孩子準備晚餐。而大部分孩子的一日三餐都要在家里吃。
如果您家里有小學生,一日三餐準備飯菜,就知道其中多么繁瑣和辛苦。但是即便如此,父母們也要安排好孩子的一日三餐,保證孩子的營養(yǎng)攝入。這里,我們強調(diào),務必給孩子做好早餐。
孩子上午的課程一般有四節(jié)課,除了語文或者英語早讀,一般主課都安排到上午。也就是說一般有一節(jié)語文、一節(jié)數(shù)學、一節(jié)英語,再配一節(jié)音樂或體育等副科目。也就是說,一年級孩子的學習任務基本都是在上午完成的,如果孩子吃不好早餐,營養(yǎng)沒辦法供應,會大大影響孩子的學習效果。
v請務必安排好孩子的課后生活
小學放學早,對于父母親都上班,又沒有老人接送孩子的家庭,確實更加需要好好考慮如何安排好孩子的課后生活。
深圳市大部分的學校放學后都開展了“四點半活動”“陽光體育”等,豐富孩子的課后生活,減輕家長的負擔。但是由于深圳生活節(jié)奏很快,即使學校的課后活動結(jié)束后,很多孩子也是在17:00左右放學,很多家長仍然沒有下班。
在這個“空窗期”,很多父母不得不選擇課后管理機構(gòu)來托管孩子,給孩子輔導作業(yè)。還有的家庭,雖然有老人幫忙接送,但是存在老人育兒觀念比較傳統(tǒng),輔導孩子作業(yè)力不從心等問題。
選擇課后管理機構(gòu)的原則是,如果校內(nèi)有,先考慮校內(nèi)的,校內(nèi)的通常是學校提供給家長的便利,通常沒有費用或者很少費用,同時老師也是學校里的老師;如果選擇校外的,提前多打聽,最好能夠和同班同學結(jié)伴去。
在一年級,孩子的家庭作業(yè)量會很少,甚至沒有書面的作業(yè);但是,我們每天仍然需要留出最少30分鐘的時間,來關(guān)注孩子當天的學習和校園生活,幫助他們在逐步融入校園生活的同時,在學習上溫故知新、總結(jié)方法、循序漸進。
所以,放學接孩子、安排孩子放學后的學習生活,我們需要預先做一些計劃。
承擔這件事情的人的優(yōu)選順序是:父母-高品質(zhì)的課后管理機構(gòu)-祖父母-普通的課后管理機構(gòu)。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